吳萍回答她說,“我們都是中國人啊,都是女人,都是為人父母的,都想為下一代好,為子女好,我們的心是相通的。”說完,雙方留下了聯系方式,吳萍又留下了兩千塊錢就和詹虹告别了,告别時詹虹千恩萬謝,倆人抱頭揮淚依依不舍。
三
吳萍的西藏之行和吳藏的遭遇更是奇特
認識吳疆的這年下半年,吳萍抱着與去新疆相同的目的去了西藏,在昌都附近的山區風景區,她遇到了一個五官端正,虎頭虎腦,但充滿着靈氣的八、九歲的小男孩正幫遊客牽着馬在泥濘的山間小道上行走,遊客們興緻勃勃,那小男孩卻滿身是泥,渾身是水。看到這種情景,吳萍的鼻子開始發酸了,心裡又有難以名狀的痛楚。到了山頂,旅遊隊伍休息片刻然後再下山,此時隻見那小男孩從懷裡掏出一本書認真地看了起來。
吳萍走上前去一看,越來是一本小學二年級下半學期的語文書,吳萍正要問這個小男孩為何不去學校讀書,而是在這裡做旅遊生意。這時旅遊隊伍又開始下山了,吳萍也隻好作罷。
下山剛走了三分之一的行程,在小男孩後面的馬突然受驚,一個女遊客突然從馬背上摔了下來,那牽馬的小夥子還來不及反應過來,那女遊客便直朝山下滾去,說時遲,那時快,隻見那小男孩一個箭步沖上前去,硬是用幼小的身軀擋住了向山下滾動的女遊客,然後和女遊客一起撞在了一棵大樹上,小男孩的額頭被樹撞出了殷紅的鮮血,那女遊客卻安然無恙。
大家低頭一看,不禁倒抽一口涼氣,樹下面幾步之遙就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峭壁。大家七手八腳地用布把小男孩的額頭包紮起來,所幸的是小男孩隻是皮外傷,故無大礙。這時侯大家都把小男孩當作了小英雄,也不讓他牽馬了,有一個小夥子遊客自告奮勇地把馬讓給了那小男孩騎,自己甘願當起馬夥來。
一路上大家都好奇地了解起那小男孩的身世來。
原來那小男孩叫梁藏,父母親在他三歲的時候就先後病故,他和爺爺倆人相依為命,山溝裡窮,爺爺最後兩年身體又不好,家庭經濟非常拮據,于是小梁藏前幾天開始堅決要求退學,為爺爺分挑家庭生活的重擔。雖然他是那麼喜歡讀書,但他說自己是個男子漢,男子漢就必須承擔家庭的責任,聽到這裡包括吳萍在内的幾個女遊客的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
下了山,吳萍要求梁藏帶他去見他爺爺,梁藏的爺爺是一個憨厚的山裡人,他說小梁藏從小就聰穎,能過目不忘,讀書成績也很好,是他們這些當長輩的沒有用,家裡實在太窮了,供不起自己的小孩讀書,正是對不起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