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1頁)

一旁的于興昌和錢蒼也被沈老的情緒感染,紛紛湊上前來仔細觀察。

三位老人在軍工和材料學領域中都是權威人物,此刻他們就像是孩子般,驚歎不已地圍繞着那台鍛造爐,不停地讨論着各種可能性。

“是啊!當初我在聖彼得共和國留學時,他們最先進的重型冶煉爐也不過如此!但這個設計,完全是另一個層次的東西!這精度,這控制力,連他們也望塵莫及!”

沈老由衷地感慨,眼中滿是贊歎。

“這冶煉工藝,絕對超前了至少二十年!”

錢蒼輕輕撫摸着鍛造爐的邊緣,仿佛觸摸着一件稀世珍寶,“這絕對不是單純靠巧思能做到的,這背後必須有一整套完整的工藝與理論支撐!徐陽,你——你是怎麼做到的?”

三位老人情緒激動得幾乎難以自抑,他們明白,眼前的這一切所蘊含的意義究竟有多麼重大。

要知道,即使是放在世界最頂尖的實驗室中,這樣的設計也絕對是前沿的科研成果!

“沒錯,”

沈常深吸了一口氣,目光中滿是欽佩,“小徐,你簡直就是個天才!”

徐陽聽着他們的感歎與贊譽,微微一笑,卻搖了搖頭。

“各位前輩,您們過獎了。”

他收斂了笑容,語氣中帶着一絲認真與謙遜,“我徐陽可不是什麼天才。”

“天才的,是人民,是千千萬萬的科研人,是那些為了國家強盛,為了科技突破,日日夜夜在實驗室中埋頭苦幹、不求名利的工程師、技工、還有基層工人們!”

他目光炯炯有神,語氣愈發堅定,“如果說這座廠能取得一點點成績,那也是因為無數科研人的智慧與經驗積澱在其中。正是他們幾十年來的努力和堅守,才讓我們有了今天突破的基礎!”

徐陽一番話說得铿锵有力,擲地有聲,深深打動了在場的幾位老專家。

他們怔怔地看着這個年輕人,心中泛起一種難以名狀的感動。

在這個時代,多少人為了功成名就,急功近利;多少人在科技領域中挖空心思,隻為博取一時的虛名。

而眼前的徐陽,明明擁有着足以震撼世界的天賦,卻始終保持着清醒與謙遜,他将一切的榮譽都歸功于集體的力量,而非個人的智慧。

在場的幾位老人,面面相觑,心中百感交集。

徐陽的話語猶如清風拂過心田,他說的每一個字,仿佛都在訴說着一種崇高的信仰和責任感。

什麼叫做覺悟?

這他娘的就叫覺悟!

在這個赤紅的建國初期,徐陽所表達的“功勞屬于人民”的理念,如春風化雨般浸潤着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靈。

或許放在數十年後,這樣的說辭會遭到嘲笑,然而在這個時代,這句話卻會引發深深的欽佩與共鳴。

眼前這個年輕人,用他質樸而堅定的話語,點燃了他們心中久違的信仰與熱情。

這一刻,徐陽的身影在衆人眼中愈加高大,似乎與他身後的八零一軍工廠融為一體,承載着未來的希望。

他的堅定與執着,仿佛将每個人的夢想都凝聚成了一股無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