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陽的東風導彈項目如火如荼地推進着,與此同時,龍國的工業化也悄然拉開了序幕。
各地工廠拔地而起,機器的轟鳴聲不斷回響在這片土地上——一場新的變革正在無聲無息地展開。
聖彼得國撤援的消息一度讓外界普遍認為,失去外部支持的龍國必将陷入困境,甚至根本無力完成工業化。
然而,他們完全不知道,龍國正悄悄孕育着一套更加契合自身需求的工業體系,并逐漸在這片土地上紮下了根。
外界的質疑和預言,在不知不覺中,正在被颠覆。
徐陽憑借前世的知識與經驗,為龍國的技術人員們帶來了系統化的工業基礎理論。
這些知識或許并非當代世界的最尖端科技,但對于此刻的龍國來說,已足夠劃時代。
經過這一個月的艱苦鑽研和學習,龍國的科學家們終于徹底吃透了這些技術。
如今,他們信心滿滿!
有了徐陽提供的技術支持和前瞻性的理論框架,哪怕聖彼得國撤走援助,他們也堅信——龍國依然能夠實現工業化!
随着技術的突破,各類工廠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地建立。
它們以星星之火般的姿态點燃了龍國工業化的進程,并以燎原之勢迅速擴展開來。
新設立的工廠涵蓋了能源、化工、材料、電力和金屬冶煉等多個關鍵領域,形成了一個早期工業體系的雛形。
這些工廠雖然初具規模,但有些已經完成了第一批産出:
能源工廠成功供電,為其他行業提供了基礎支撐;
化工廠生産出了基礎化學品,為軍工和日常生産提供了保障;
冶煉廠的高爐熊熊燃燒,将礦石轉化為合金,為機械制造和武器研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些散布在龍國各地的工廠,相互之間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工業網絡。
雖然整體水平還相對落後,與沃克帝國、聖彼得國和英倫國這些老牌工業強國相比存在明顯差距,但這套體系卻具有獨特的優勢——它更加符合龍國的實際國情,更加靈活、紮實。
徐陽走在軍工廠的生産線旁,看着全新的機械設備一台台安裝調試完畢。
雖然這個時代的工業基礎仍然稚嫩,但工人們臉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自信——他們正在用自己的雙手,将這片貧瘠的土地變成一座座充滿生機的工廠。
這種自信與希望,讓徐陽無比欣慰。
每一台機器的啟動聲,都仿佛在宣告龍國正在奮力追趕,并決心彎道超車。
這是一條無人走過的道路,但徐陽知道,這條路是通向未來的正确之路。
從高空俯瞰,龍國各地的工廠和工業設施宛如點點星光,逐漸連成了網。
徐陽心中清楚,這些工廠就是未來龍國騰飛的基石。
或許現在看起來它們還渺小,但正是這片星光,終将會凝聚成一條破曉的光帶,照亮整個藍星。
龍國的巨龍已經覺醒,雖然仍在蟄伏,但它的每一次呼吸,都在積蓄着騰飛的力量。
假以時日,這條巨龍必将一飛沖天!
站在這片土地上的徐陽,再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