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陽語氣平和,卻自信滿滿地向林雪前繼續介紹:“林教授,如你所見,這台‘高能量複合材料分解儀’,是咱們龍國自主研發的新型設備,能夠在高溫高壓下對複合材料進行精細分解,從而大幅提升材料利用率與純度。”
聽到這話,林雪前的心頓時咯噔一跳。
他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儀器,迅速從包裡拿出紙筆,仿佛瞬間回到了學生時代。
他的手有些發顫,但還是穩穩地握住鋼筆,聚精會神地記錄着徐陽每一句話。
“這種設備,通過特定的分子激勵技術,可以将分解精度提高到納米級别。同時,能耗比傳統設備降低30以上”徐陽繼續說道。
林雪前隻覺腦中轟鳴。
納米級别的分解精度?能耗降低30?
這些概念放在當前時代,完全就是天方夜譚!
可從徐陽的嘴裡說出來,卻顯得輕描淡寫,仿佛隻是描述日常瑣事。
他的鋼筆在紙上“沙沙”地快速移動着,記下每一個參數、每一句描述。
他幾乎沉浸在一種狂熱之中,連徐陽稍微停頓片刻,都能讓他感到焦急。
他心中湧現出許多疑問,忍不住舉起手問道:“徐廠長,這種分解技術的核心,是利用分子間的共振頻率來提升效率嗎?如果是的話這個頻率的穩定性是如何保證的?”
徐陽微微一笑,雙手背在身後,用略帶教學的語氣娓娓道來:“分子共振确實是其中一個關鍵點,但更重要的是對能量分布的調控。我們采用了一種‘分段式激勵法’,通過逐層分配能量,避免了頻率紊亂導緻的不穩定。具體來說”
短短三句話,直接解開了林雪前心中困擾多年的技術難題。
他愣了一秒,随即猛地低下頭,再次将徐陽的話快速記在筆記本上。
鋼筆摩擦紙張的“漱漱漱”聲幾乎沒有停歇過。
漸漸地,林雪前徹底沉浸在徐陽的講解中。
他的眉頭時而緊蹙,時而舒展,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舉手提問,而徐陽的回答總是精準到位,幾乎沒有猶豫。
每當徐陽開口解答,林雪前都能感到腦中像是亮起了一盞盞明燈,原本困擾他的問題迎刃而解。
這一刻,林雪前,一個在國際科學界名滿天下的空氣動力學榮譽教授,在年紀不過二十出頭的徐陽面前,竟像一個乖巧的小學生一般,認真聽講、仔細記筆記,甚至連反駁的資格都沒有。
這樣的場面,說不出的滑稽,卻又帶着無比震撼的力量。
如果讓世界上的科學家們看到,恐怕會驚起滔天巨浪!
徐陽心裡多少也有些激動。
他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這位教授,是自己小時候就崇拜的偶像,是無數龍國人敬仰的學術泰鬥。
而現在,他竟然能夠親自為對方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