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為民擺擺手,臉上帶着謙遜的笑容:“主任,您過譽了!我們能這麼快取得突破,最大的功勞還是廠長提供的計算機啊!如果沒有計算機的幫助,我們用算盤計算,光是這一步就至少要耗上一年半載!”
林雪前聞言,臉上的笑意更加深刻。
他點點頭,目光卻瞬間變得淩厲起來。
“不過,餘為民,我們現在沒有時間慶祝。克羅恩戰場的局勢越來越緊張,誰也不知道沃克帝國會不會瘋狂到直接投放核彈。”
他語氣堅定,帶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我們必須立刻進入下一階段!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速度完成核彈研發!”
整個房間的氣氛因為林雪前的一番話而陡然緊張起來。
餘為民挺直了背脊,眼中閃爍着堅毅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氣,用力點了點頭:“是,主任!我們一定全力以赴!”
窗外,雪依舊在靜靜地飄落。青金灘的燈火在夜色中顯得格外明亮。
在這一片冰天雪地的土地上,一場屬于科學與毅力的戰鬥正悄然展開。
從計算機和工業母機在龍國這片土地上普及的那一刻起,一場史無前例的科技革命便如滔滔洪流般猛烈爆發。
這場革命,不僅席卷了科研院所和軍工廠,更影響了各地的高校和民用工業領域。
無數的科研成果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标志着龍國邁向工業現代化的嶄新階段。
在龍國西北的火箭研究院裡,于興昌老先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手裡緊握着一份最新的計算報告。
這是一份從徐陽廠長的計算機中輸出的數據,标志着地對空導彈“紅旗一号”研發的重大突破。
“這數據太精準了!”
于興昌忍不住感慨,聲音中帶着抑制不住的激動。
他帶着報告,快步走進聯合實驗室,看着那些年輕的研究員們争分奪秒地驗證數據,測試模型。
在計算機的幫助下,紅旗一号的研發大幅縮短了時間。
原本需要人工計算數月的飛行彈道、燃料消耗比、目标鎖定算法,現在隻需要數小時即可完成。
模拟飛行試驗一次次成功,導彈的攔截精度被優化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于老,第一階段的測試數據出來了!”
一個年輕的技術員滿臉興奮地跑過來,将報告遞給他。
于興昌接過數據,手微微顫抖,他知道,這标志着紅旗一号進入了實戰化的最後階段。
看着年輕人們忙碌的身影,他不禁感慨道:“是計算機讓我們突破了極限,但最終完成這偉業的,是你們這一代人的智慧和熱血!”
與此同時,在阿勒錦工業大學的錢蒼院長的實驗車間裡,一輛全新設計的轎車靜靜地停在中央。
車身線條簡潔有力,漆面在燈光下閃着亮光。
這是龍國第一輛國産轎車,它象征着龍國工業邁出的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