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道:“我弘農楊氏仔細思索,唯有背上罵名,逃離京城,到了這荊州,尋了劉氏宗室子弟,另立天子。”
“縱妖怪勢大,縱妖怪假冒天子,有我弘農楊氏在,銅馬朝終究不絕,這劉氏子弟終究不絕,這天下終究是?劉氏天下。”
一群門生故吏嚎啕大哭:“弘農楊氏天下至忠之人也?!”
“銅馬朝得以延續,弘農楊氏居功至偉!”
楊彪掩面歎息,道:“天下皆以為我弘農楊氏有背主作竊之實,有謀朝篡位之心,哪裡知道我弘農楊氏的忠肝義膽?”
“為了這天下,為了這劉氏子弟,為了這天下百姓,我弘農楊氏不在意被天下士人和百姓辱罵。”
“義之所至,忠之所在,我弘農楊氏雖千萬人吾往矣。”
一群門生故吏用力鼓掌,弘農楊氏另立新帝一直名不正?言不順,每日被人指着脊梁罵不忠心,沒有仁義道德,還?辯無可辯。
但是?有了《胡輕侯日記》之後,好像這些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誰還?能說背負惡名,隻為了維護劉氏血脈和天下正?統的弘農楊氏是?逆賊?
楊彪看着四周的自己人,再也?不裝了,笑道:“我等快些将這些傳出去,天下定?矣!”
弘農楊氏子弟和門生故吏一齊大笑,有這“大忠義”在,以後不主動攻打胡輕侯也?說得過?去了。
大家都看穿了皇帝是?妖怪,大家都是?為了t?銅馬朝的忠義而做事,兩個忠臣怎麼?可以自己人打自己人?
有人認真建議楊彪道:“以後說這個故事的時候,眼神要深邃,語言要沉重,音調要低沉。”
一群人點頭?,這才像身?負血海深仇,不對,這才像背負比深淵還?要深的冤屈卻不能述說的忠臣。
并州竟然沒有男人了!
秋日。
颍川。
地裡的莊稼已經完成了收割,
好些百姓的?臉上帶着笑容。
一個百姓大聲道:“今年收成還?行。”
另一個百姓慢慢地道:“比往年少了一成多。”
好些種地的?老農重重點頭,銅馬朝的?黍米的平均産量是每畝280斤,豆子是每畝260斤。
颍川今年錯過了耕種季節,急急忙忙補種的?是豆子而不是黍米,
産量隻有?220斤不到些,
差是差了些,
但考慮到好些人是第一次種地,
而且補種多少影響了收成,這個産量還?算滿意。
一群百姓點頭,
豆子畝産220斤,
“豐收”肯定是算不上,但是與?“災年”完全不沾邊。
一個百姓笑道:“我們種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