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第8頁)

  一個士人建議道?:“不知道?楊彪有姐妹乎?有女乎?曹公其實也可以娶妻的。”曹躁的原配地位太低,到了江東之後一直在鬧别?扭,休了另娶也合情合理。

  一群士人重重點頭,這是為了無數人幸福的聯姻啊。

  曹躁平靜地看着一群士人,他好色,但是他是有腦子的啊。

  ……

  江陵的工坊中,楊休負手而立,平靜地看着一群工匠。

  一個将領彙報道?:“蹶張(弩)可以每月産出三百餘把。”

  一個楊氏族人輕輕搖頭,道?:“若是動用相同的工匠,至少可以制作一千五百把強弓。”

  這還是隻說了制作時間,若是算上耗費的錢财和?材料,那制作蹶張(弩)更?是大錯特錯,隻是楊休一定要照學胡輕侯,大量制作蹶張(弩)。

  一群楊氏族人沒能勸住楊休,不禁時不時流露出無奈和?惋惜。

  楊休毫不在意的微笑點頭。

  他知道?楊氏族人和?軍中将領都反對大規模制作蹶張(弩)。

  銅馬朝軍中多用弓箭,因為弓與(弩)相比,制造便宜又方便,而且射速快,射程遠,弓箭可以遠距離抛射,(弩)箭就是一坨狗屎。

  黃忠更?是認為隻要他一把弓箭在手,足以射殺任何?想要靠近他的蹶張(弩)射手。

  但楊休堅決照搬胡輕侯的手段,耗費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制作蹶張(弩)。

  因為他發?現楊氏族人也好,黃忠也好,其餘士人和?将領也好,個個有個錯誤的習慣,就是從?來不從?敵人身上學習優點。

  胡輕侯難道?不知道?弓箭比蹶張(弩)便宜,簡單,方便,射程遠?

  楊休見識了胡輕侯的(弩)兵部隊之後,幾乎一秒鐘就看破了胡輕侯使用蹶張(弩)的一部分原因。

  軍隊使用弓還是弩,其實是在于對“士卒的價值”的認知的不同。

  銅馬朝的所有門閥士人、将領都不知不覺地默認“士卒是便宜貨”,死了就換一個,便宜的軍械,最好是一次性消費的軍械才是最附和?便宜的士卒的。

  哪怕是愛惜士卒性命的黃忠、文聘等人依然不自覺的認為戰馬、糧草、弓箭、城池、要隘等等比士卒的價值要高。

  那些面?對有頑強守軍防守的要隘,最好的将領一定會大聲叫着“不打仗我渾身發?癢”,“不就是死一些人嘛,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我不要數據,我隻要要隘”,“我部就是死光了,也一定要攻下要隘!”

  這些“猛将”背後的邏輯就是“士卒是便宜貨”,死了可以再征,要多少就能有多少。

  可是,這是真的嗎?真有死不完的士卒嗎?那些“便宜的士卒”很高興奉獻生命嗎?

  胡輕侯幾乎是孤身陷落在了江東,結果江東各個縣城和?集體農莊紛紛起義歸附胡輕侯,這已經?說明了百姓對“便宜的士卒”的投票。

  楊休唯有輕歎,在士人的眼中平民賤人是無限的,真是愚t?蠢和?毫無人性。

  楊休看着眼前嶄新?的蹶張(弩),哪怕不考慮“士卒的價值”,隻要對比弓箭隊和?(弩)箭隊的士卒,立刻就能發?現無奈的事實。

  弓箭隊的人數上限是大力士的數量。

  沒錯,弓箭手個個都有麒麟臂,個個都是大力士,不然怎麼能夠拉開強弓?即使如?此,弓箭手的胳膊依然是易耗品,射十幾箭之後幾乎就廢了。

  不然,為何?普通弓箭手的箭壺内隻有十二隻箭矢?真以為不能多帶一些嗎?

  普通弓箭手隻有十二隻箭矢,隻是因為大多數弓箭手在一次戰鬥中隻有體力射出十二隻箭矢,然後胳膊就要報廢一整天。

  可是胡輕侯的(弩)箭隊幾乎都是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