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變的真理!
衆人擔着?“謀害皇帝”的罪名,肆無忌憚地與程昱、葵吹雪會面?,其實質是?表态和脅迫。
天下文官希望“文官掌權”,程昱和葵吹雪若是?繼續胡輕侯的政策,那麼天下文官就是?程昱和葵吹雪的敵人。
雖然大堂内外的數百文官的官職不過是?郡守以下的官職,但是?郡守以下的文官數量幾乎占據了整個朝廷官員總數的九成。
如此龐大的群體的力?量是?一股足以摧毀一切的洪流,與這股洪流相比,位高權重的程昱和葵吹雪反而是?一道小溪水。
程昱和葵吹雪隻要認識到?這是?朝廷九成官員的心願,就應該他們二人隻有順應潮流,而不能與之對抗。
天下九成官員足夠讓朝廷停擺,程昱和葵吹雪能夠接受體制崩潰的後果?
隻要程昱和葵吹雪順應潮流,重建一個文官掌權的體制,那麼天下九成官員就是?程昱和葵吹雪的臂助。
縱然胡輕侯的姨媽姨夫表姐幹兒子幹孫子反對,擁有天下九成官員支持的程昱和葵吹雪的天下依然會穩如泰山。
反之,假如程昱和葵吹雪腦子有病,不願意文官掌權,那麼,胡輕侯可以因為一連串的“巧合”導緻大軍斷糧而戰敗戰死,程昱和葵吹雪為什?麼就不能因為一連串的“巧合”遇到?車禍、房屋塌了而殒命?
一群官員絲毫不擔心程昱和葵吹雪會看不清這麼簡單的表态和脅迫。
隻要他們數百人昂首挺胸進入衙署,程昱和葵吹雪就該看清了一切,若是?這點智慧都?沒有,怎麼在朝廷當大官?
按照司馬懿的估計,程昱和葵吹雪一定會當堂質問?他們,與他們辯論以文統武,還?是?以武統文。
然後,自然是?在雙方激烈的、深入的、為國為民的、唇槍舌劍的交鋒中獲得了雙方能夠共同接受的結果。
程昱和葵吹雪将含淚宣布,程昱登基為帝,黃朝繼續先帝的遺志,貫徹“沒有軍功,不為郡守”的國策,一萬年不動搖。
但是?,實際操作中一大堆在遙遠的黃國本土籌集糧草,安排運輸,準備武器的官員也會得到?軍功,可以進一步成為郡守。
如此,程昱和葵吹雪得到?了黃國帝位,維護了帝皇的尊嚴,維護了本朝的體制,黃國法統、道統、制度不曾有一絲變化?,新帝絕不是?軟弱可欺的。
但是?,黃國的文官也得到?了實惠,“沒有軍功,不為郡守”的制度将會名存實亡,并且進入選擇性執法階段。
被文官體系排斥,或者得罪了某個大佬的人,沒有軍功休想成為郡守。
如此,程昱、葵吹雪,司馬懿和數百文官雙赢!
大家辯論完了就去喝酒慶祝。
在數百文官的眼?中,一切都?順順利利地進行着?。
司馬懿與程昱、葵吹雪反複地就“以文統武,還?是?以武統文”,以曆史典故,前朝經驗,本朝現實,先賢經文等?等?為依據,進行激烈地辯論。
瞧程昱和葵吹雪不曾深究“斷絕皇帝軍糧”,不曾呼喊大堂外禦林軍進入大堂抓人,而是?傻乎乎地辯論,這不就是?所?謂的默契嗎?
然後在一個合适的時機,文官一方淚流滿面?認輸,程昱含淚賺了一個億,不,程昱含淚在文官的擁護下成為了新皇帝。
天下文官含淚理解了朝廷“沒有軍功,不為郡守”的深意,開始了刷軍功之旅。
如此順利的劇情,如此默契的配合,為什?麼忽然就大變了?
就在數百官員茫然之中,十?幾個文官已經撲到?了程昱和葵吹雪的面?前,奮力?伸手抓向程昱和葵吹雪。
為什?麼要忽然抓人?因為局面?失控了!不,局面?與預料得完全不同!
首先,蹇碩不該出?現的!
幾百個文官入衙署與程昱和葵吹雪議事,縱有衙署官員覺得事情不對頭,也該是?衙署的武将出?面?,為何就是?衛尉蹇碩直接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