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賣的物品,都是來自于迷霧世界各處的資源,或許品質并不是很高,但是種類卻異常繁多。
如此一來,倒也吸引了不少求生者前來購買。
這種現象,楊政河并沒有制止,而是盡可能規範經營環境。
一方面,是規範房屋的建設。
不少求生者,甚至連房屋都沒有建造,直接就睡在了土地上。
也有一些人,随意使用用木材和樹葉,搭建了一個簡陋的草棚。
這樣的情況,嚴重影響了第七區的儀容。
這時候,齊原建造的“蜂巢小屋”和“森林木屋”就有了用武之地。
後期制作的那一批,都是根據劃分地産的大小,特别建造而成的。
兩種款式,多種大小規格。
蜂巢小屋,有三種大小。
分别是10平方米,價格100靈币。
20平方米,價格200靈币。
30平方米,價格300靈币。
森林木屋,隻有兩種款式。
分别是30平方米,價格500靈币。
50平方米,價格1000靈币。
其中,50平方米的森林木屋是兩層樓,具備更多房間和設施。
這些房屋的價格,相對來說也非常實惠,這些求生者也能夠消費。
為了保證銷路,楊政河直接下達了公告。
單凡在第七區購買地産的,必須要購買蜂巢小屋和森林木屋。
理由更加簡單,那就是要保證第七區的美觀,以及規範市場營銷。
同時規定,也隻有購買房屋的求生者,才有資格在第七區經營商鋪、售賣商品,
如此一來,就算不想買的人,也不得不買了。
地産都買了,錢也花了,難不成還能拒絕不成?
退一步講,他們确實需要房屋居住,總不能天天睡大街。
而楊政河推出的兩種房屋,價格确實不算貴,而且也非常經濟美觀,算的上非常不錯的福利。
于是,這條規章制度的推出,并沒有受到太大的阻礙,被所有求生者默認了。
其次,楊政河在規範住宅的同時,也順便規範經營模式。
如果是10平方米的小房子,就在門口擺一張桌子,用來擺放商品。
這部分區域,已經不算地産面積,而是占用第七區的公共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