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9頁)

最大的一個龜殼,位于島嶼的正東面,長度超過500米,比起稀有級巅峰的附靈龜,都要龐大四五倍。

而最小的龜殼,僅僅隻有50米左右,實力大概剛剛達到稀有級。

這種現象,讓齊原有了一個全新的猜測。

或許在很久以前,附靈龜并不是隻有一隻,而是一個數量不少的種群。

否則的話,也不可能出現那麼多大小不同的龜殼!

但時間太過古老,是否如猜測的那樣,齊原也無從可知,也沒興趣去探究。

他現在最大的興趣,就是思考如何使用這36個地下龜殼空間!

第433章

身份卡

這36個空間,不僅面積很大,而且還非常隐蔽,不會受到外界自然環境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這裡同樣擁有氧氣和靈氣,求生者能在這裡安然居住。

如果條件允許,齊原很願意轉移一批求生者,到地下龜殼空間生存。

但是目前,這裡還需要改進。

主要問題在于氧氣和照明!

但幸好,這兩方面的難題,齊原都有方法解決,隻不過需要一些時間。

首先就是空氣。

在一路探索的過程中,齊原每發現一個龜殼空間,就會在其中灑滿小葉蒲草的種子。

想來用不了多久,36個地下龜殼空間中,就能充滿氧氣了。

以後,就是找地方安置“鹽湖”和“夜光石礦脈”。

“湖鹽”很重要,關系到基礎資源的供應,而且所需要的面積也很大。

所以,齊原将其安置到島嶼正東面,面積最大的地下龜殼空間中。

而“夜光石礦脈”,則是安置到隔壁,另一個地下空間中。

處理完後,齊原就帶着那名殘疾男子,返回了庇護所島嶼。

路上經過了解,知道他名叫趙傑,29歲,比他想象的還小。

将他帶到空間樹界中,轉交給了研究院。

剛好,盤角陰脊蟒的心頭血還有不少,張偉一個人肯定用不完,剛好給趙傑使用,也能多一些實驗數據。

順便,他也把剩下的兩頭稀有級野獸屍體,送到了研究院中。

這兩頭野獸,都是稀有級後期,一頭是黑色虎類兇獸,另一頭是狀若獅子的怪異兇獸。

屍體上,爪子牙齒這類重要材料,齊原已經采集下,放進了生靈洞穴中。

送到研究院來,是為了吸取他們的血液,用于做血脈研究。

最後剩下來的肉類,會切割成大小合适的肉塊,放到地下龜殼空間中儲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