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6頁)

“那你們以後造飛機,造大船,造坦克,造大炮,我開飛機,開大船,開坦克,打大炮!為祖國貢獻力量,讓所有人都害怕我們華夏人!!”

“好啊!那我搞後勤,讓你們上戰場什麼東西都不缺!”

……

孩子們的聲音格外稚嫩,話語也有些天真。

也許他們根本不明白,科研并沒有那麼簡單,一個人也不可能既當飛行員又當船長。

但那稚嫩的聲音,卻格外的能讓人在其中看到未來的希望。

夏建國用顫抖的手抓着閨女的手腕,視線落在那些興奮不已的大人與孩子們身上。

大概是這場景太過于觸及到他心底不曾訴諸于口的想法,他突然用有些沙啞的聲音,小聲對女兒道:“這就是我們保護華夏,希望華夏強大的意義。

自從一九零零年八國聯軍侵華,華夏就沒有一天不處于戰火當中,民不聊生。

我初次上戰場那年,是二三年,那會兒我才十三歲。

我們好不容易把八國聯軍趕出去,又來了小鬼子。

那時候我年齡小,是無數的老戰士單薄的身軀站在我前頭,用生命庇佑我們這些那是正值年少的一代人,才讓我們有機會見到新華夏的成立,他們卻倒在了華夏建國之前。

我到現在為止還記得,我的一位老排長,為了讓我們安全撤離,抱着炸藥與鬼子同歸于盡。

如今,我們繼承他們的遺志,迎來了新華夏,受過被列強欺壓的苦,太想讓華夏強大,想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不再受我們那一代人的苦。

就像那些老戰士在戰場上保護我們這些新兵一樣,我們認為華夏有你們這些年輕的血液,才會有未來。

再由未來的你們把強大華夏的思想帶給你們下一代。

這是傳承,也是華夏的根骨。

隻要一代一代的人都抱着同樣的信念,總有一天華夏會不受任何列強的欺辱,站在世界的頂端。

真正實現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說出的那句話:“華夏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總有人要挺身而出,我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像先輩成為你的保護傘一樣,成為這些孩子們的保護傘,就如你如今所做的一樣。

我可能并不是個合格的父親,但我希望我的兒女可以成為一個頂天立地,值得人尊敬的人。

我為你對國家的貢獻而驕傲。”

夏建國算得上是一個有封建思想的人。

他骨子裡覺得男孩子就應該頂天立地,女孩子并不需要肩負太多的責任。

這也是為什麼家裡出現問題要下放,他讓兒子跟他一起下放,卻想盡辦法讓女兒留城。

在下放之後知道自己馬上要被批,女兒對他不解,他沒有強行的壓着女兒跟他一起留下受苦,而是在女兒提出出國,選擇想辦法要把女兒送出國外留學。

上述的理念是他一直教育兒子的理念,從來都沒有家諸在女兒身上過。

可是這一次,或許是因為“饕餮号”的橫空出世,首戰告捷,太過令人驚豔,讓他覺得女兒不僅僅隻是個在他身邊需要他保護的小姑娘。

也或許是,眼前這萬人空巷,喜極而泣的氣氛太過于有渲染力,孩子們對未來的期許天真懵懂,卻富有生命力。

又或許,是祖國的強大,讓他覺得一代又一代人的隐忍沒有白費,華夏新鮮的血液,總歸會推動華夏走向富強,讓他不知不覺的就說出了這一番話。

他本已經做好了自家閨女會對他進行一波冷嘲熱諷,順便說出一些能把人氣成腦淤血的混賬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