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10頁)

坦克部件和組件基本完全複制毛子國的IS-3。而在坦克布局上,同樣沒有大的改變,幾乎完全保留IS-3的原貌。

這也就罷了。

就連坦克最主要的武器裝備及其大部分結構也同樣高超了毛式D-25T坦克炮基礎上研制而成的122毫米線膛炮。

裝彈器也仿制了毛子國坦克樣品,沒有明顯變化。

但因為結構問題,抄的有些四不像。

坦克線膛炮炮尾部分尺寸太大,很難使炮塔内部和戰鬥室以應有的形式,有效結合為一個整體。

這輛坦克沒有炮塔,取而代之的是重量與炮塔相同的平闆駕駛室,直接減少了火力輸出。

外加WZ-111重型坦克的動力傳動室與這時的多數坦克一樣,位于後部。

采用12缸520馬力柴油發動機,是毛子國V-11發動機的仿制品。

但光看這十點四馬力每噸的動力,就比人家毛子國十五馬力每噸的T-10差上許多。

簡單點來說,就是想把最好的都給這台坦克,但實際上研發人員并沒有那種能力,結果把整台坦克全部拖垮。”

陸定遠:……

陸定遠聽着夏黎言之有物的将國産第一台重型坦克貶得一無是處,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科技的壁壘,讓他想為華夏開脫都無處開脫。

最終隻能委婉的道:“華夏如今的重軍工業并不太好,我們目前手裡的坦克也并不多。

華夏陸軍最新型的59式中型坦克隻是毛子國T-55坦克的許可組裝産品。

重型坦克也好不到哪兒去,隻有200輛毛式IS-3“約瑟夫-斯大林”型坦克。

為徹底更新裝甲坦克庫,提高軍隊作戰實力,華夏領導人在1959至1960年間計劃同時研制和量産3種坦克,分别替代62式輕型坦克、59式中型坦克和IS-3式重型坦克。

其中WZ-111則是華夏自主研制的第一種也是最後一種重型坦克。”

為什麼是最後一種,陸定遠沒說,但夏黎心裡已經一清二楚。

第679章

怎麼了?他們兩個不能處對象?就這種科技水平繼續研發重型坦克,隻能說是在浪費本就不多的錢。

夏黎歎了一口氣,垂死掙紮的問道:“除了這個型号的坦克就沒有别的坦克了嗎?

毛子國退下來的也行,我不嫌他們老。”

陸定遠毫不客氣的打破了夏黎的美夢。

“沒有退下來的,除了壞的全都正在用。”

毛子國的戰船之所以能退下來,是因為華夏已經可以自主研發出自己的戰船。

華夏目前的坦克基本上都是戰時的老坦克,以及撿的國軍離開時遺棄在沿海處的“老水牛”殘骸。

回來修修補補,幾台的零件配置成一台,又是一台好坦克。

好用的,現在總共就那麼些坦克,總不能把那些坦克全都退下來,給夏黎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