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第9頁)

此時趙強也沒了往日的顧忌。

他看到那些飛機升空的一瞬,倒吸了一口涼氣。

“連長,你這飛機速度也太快了吧!是不是得有兩馬赫?”

夏黎點點頭,“最高配速2.5馬赫,現在這個速度還沒拉起來。”

三人為了看外面的狀況,坦克頂上的蓋并沒關。

陸定遠看着那眨眼間就和米軍戰鬥機不停交換走位,毫不遜色,甚至速度上隐隐占上風的華夏戰鬥機,眉眼深沉,聲音都比往日壓低了幾分。

“如果我沒記錯,米軍這款戰鬥機的最高配速是2.23馬赫?”

坐在前排的趙強聞言睜大了眼睛,轉頭不敢置信的看向夏黎。

聲音裡帶着滿滿的激動,“那豈不是說,咱們這台戰鬥機的速度比米軍的還快!?”

他們華夏落後這麼多年,現在軍事實力上可以趕超米國!!!

這簡直就和夢一樣,讓人根本沒辦法相信!

夏黎微微點頭,視線一直盯着天空中的戰局,卻并沒有如趙強那般開心。

直接給他兜頭潑了一瓢冷水。

“鲲鵬的速度确實要比f4鬼怪快一點,但也僅僅是一點而已。

如果米國拿出女武神,或者直接和毛子國最新研發出來的米格25比,速度上還是有一定的欠缺。

雖然以咱們這戰鬥機的造價确實要比那兩者低上許多,性價比确實很高。

可是在短時間之内,如果華夏的材料水平與工業技術提升不上去,2.5馬赫就已經是華夏戰鬥機的頂點。

随着其他國家戰鬥機的更新換代,我們的戰鬥機就隻能停滞不前。”

科技上所有的方面都需要時間研究,不是随随便便拿出來一張精妙絕倫的設計圖,就一定能制造出來成品。

在這張設計圖的背後,材料、工藝技術、适應環境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考慮在内。

如果華夏這些基礎建設沒有進展,哪怕夏黎就算有再高的知識水平,也沒辦法把他們落到實地。

這個道理夏黎知道,陸定遠和趙強這兩個外行也能聽得懂。

二人心裡不約而同的都為華夏着急,因為這種技術掣肘,而為華夏感到惋惜。

陸定遠薄唇緊抿,視線一直盯着天空中的戰況,出言打破坦克裡面凝重的氣氛。

“國内64年生産的殲6戰鬥機,最高速度還隻在1.2馬赫到1.4馬赫之間,66年末生産出來的殲7戰鬥機,最高速度就已經在兩馬赫了。

如今,我們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内,制造出鲲鵬。

在速度上已經比照過去的戰鬥機,速度上有着質的飛躍,已經是一大跨時代的進步。

想必要不了幾年,材料學方面必然也有進一步發展。”

這不是陸定遠為了安慰夏黎,随口胡說的一個猜測。

而是他之前聽他爺爺說過,華夏首都目前正在召集材料方面的科研人員,有許多該方面的科研人員被平反,隻為了研制出新型材料。

雖然具體研制什麼材料沒說,可一聯想到夏黎每次制造東西,都在抱怨材料不行,技術上不去,陸定遠便猜到,突然召集這些材料方面的科研人員,必定與雷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