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頁)

因為這裡沒有辣椒,顧梅朵怕大家不習慣吃辣的,她就按照辣椒量的多少,做了三種口味的:微辣的,普通品味的,還有她最最喜歡的超辣的。

顧梅朵這次是可着那十斤醬,全部做成了辣椒醬,做好之後,裝在十幾個一斤的小陶罐兒裡。

因為家裡沒有醬,醬又是主要調味品,顧梅朵決定自已做。

讓紫竹先挑出20斤黃豆洗淨,找個大鍋,多多放水,把黃豆蒸上。

要蒸三天,每天要把鍋裡的水燒開三次。

顧梅朵這裡炒白面和玉米面,做醬引子,就是菌種。

三天後,鍋裡的黃豆變成醬紅色,把豆子加上涼開水上磨碾碎,裝入大缸裡。

按一斤豆四兩鹽的比例放鹽,再放入長了毛的醬引子(這個菌種,可能還得些日子能長毛,什麼時候長毛了,什麼時候再放。),醬缸上蒙上一塊幹淨的布,把布綁結實,把缸蓋嚴。

再做一個醬耙子,每天打開缸蓋兒,用醬耙子在醬缸裡充分地攪拌一次,再蓋嚴實。

這樣一個月之後,醬就發好了,就可以吃了。

以後再想做辣椒醬,就不用買醬了。

辣椒醬做好,家裡的人也都非常喜歡吃。

娘親和小五吃微辣的,老爹和兩個哥哥吃普通口味兒,倒是小四,和自已一樣,能吃超辣的。

給紫竹他們一塊兒微辣的,給丁彭他們一塊兒超辣的。

小四小五去綠意山莊的時候,顧梅朵給帶上一罐兒微辣的,一塊兒普通口味的,讓那祖孫倆嘗嘗鮮。

他們回來說,祖孫倆都很喜歡吃。

看大家反應如此良好,顧梅朵決定把剩下的80斤黃豆,也都做成豆醬,正好家裡有大缸,能裝得下。

看到黃豆,顧梅朵就想起了前世的豆漿和豆腐。隻是家裡現在房子沒有蓋完,還得一步一步來。以後再說吧。

顧梅朵記得,上次打獵進山的時候,看到了一大片野葡萄。當時因為着急打獵,所以沒顧得上采。

雖然野葡萄很酸,但是對于長年很少見到水果的村民來說,還是可以讓孩子們當零嘴吃的。

而顧梅朵則是想着,把野葡萄摘回來釀酒,葡萄酒還是很好喝的。

顧梅朵背上一個大大的背簍,和娘親打了招呼,就進了山。找到那片野葡萄,她摘了滿滿一背樓,剩下的全部收入空間。

回家之後,又去鎮子上買了100斤好一點兒的白酒,留出20斤,送入空間80斤,她把這20斤酒做成了葡萄酒。

其實做葡萄酒很簡單,就是把葡萄洗淨,晾幹,去核後放到酒裡,等它自然發酵好就可以喝了。

顧梅朵還把空間裡的所有葡萄,也都釀成了葡萄酒,存在空間裡。

又到了十天一次的萬陽鎮大集,顧梅朵還是領着紫竹去趕集。

在集上,她又遇到了楊老松,詢問之下,知道他家兄弟沒有回來,很是遺憾。

顧梅朵看到一個老漢,在賣驢車,很焦急的樣子。

原來老漢家裡老婆子病了,着急賣了驢車看病。

驢車和驢都被打理的很幹淨,看得出來,這個老漢很愛惜驢車。如果不是家裡實在急需用錢,估計他應該不會賣的。

顧梅朵沒有和他講價,花了九兩銀子,買下了老漢的驢車。有了驢車,自已以後上地趕集都方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