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8頁)

說着,就把他們一家四口連推帶搡,連喊帶罵地趕了出去。

韓太印家原來的小房子和三畝地,當初為了籌集本錢都賣掉了。想着掙錢回來再蓋個新的。

現在被大舅哥家攆出來,他們是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粒米裹腹。

看着自已的娘子和兩個兒子,韓太印揪心地難過。

如果趙宏不跑,兄弟倆一人能分得二百多兩銀子,回來蓋上幾間瓦房,買上幾畝地,多好的日子。

現在一切成了泡影,下一頓還不知道要在哪裡吃呢,還有沒有東西吃呢。

韓太印是個要強的人,哪怕讨吃要飯,也不願意在自已鄉親們面前丢臉。

他領着娘子和孩子離開了生他養他的小山村。

韓太印一家,來到和慶水縣相鄰的晖陽縣,他們在縣城的邊兒上,找了間四下透風,下雨漏水的無主的房子,住了下來。

韓太印憑借一身的力氣,出去扛活兒,賺點兒零用錢養家糊口。

還娘子也偶爾給人做點兒縫縫補補的活兒,貼補家用。

一家人,一天能吃個大半飽。

日子苦點兒,累點兒,倒也能對付着過。

兩個月後的一天,韓娘子出去交活兒,回來時發現,家裡隻有八歲的大兒子,五歲的小兒子不見了。

問大兒子:“弟弟哪去了?”

大兒子回答說:“弟弟是跟着娘一起出去的。”

于是,韓娘子前街後街,甚至都找到縣城裡去,也沒有找到小兒子。韓娘子都要急瘋了。

韓太印回來,夫妻倆接着找,還是沒找到。

隻幾天的功夫,韓太印兩口子都老了十歲,人也變得萎靡不振。

韓太印因此大病一場,差點就沒挺過去。

慢慢地身體強些了,可是,身體卻落下了病根,他隻能去找點兒輕快的活兒幹。

有時候,一天都賺不上一個銅闆。

兩口子感覺,生活真是沒有什麼盼頭了,如果不是還有個兒子,他們都不想活着了。

那年的年底,大年三十的時候,兒子從外面玩耍回來。不知在哪裡弄到一塊糖。

孩子髒髒的小手舉到老爹面前:“爹,要過年了,吃糖。這糖可甜了。”

韓太印的眼淚一下子就淌了下來。

已經大年三十了,家裡什麼過年的東西都沒有,甚至連塊糖都沒給孩子買。

韓太印狠狠心,把身上僅有的幾個銅闆拿了出來,對他娘子說:

“你出去看看,能不能撿點兒爛菜葉回來。我去買幾個饅頭,過年了,總要好好吃一頓。”

韓娘子一邊抹着眼淚,一邊兒出去了。

那年大年三十兒,韓太印一家三口,吃了這三四個月以來第一頓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