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家拉完一車,再給另一家拉。緊趕慢趕。大馬車一天差不多可以跑三趟。
在這些人的影響下,那些家裡已經備了柴火的人家,又去砍了一些柴火回來。
十多天的工夫,白莊村基本上家家都有個大大的柴火垛,看着就感覺這日子過得是紅紅火火,熱氣騰騰。
在村民們的幫助下,郁可安家又拉了幾大馬車柴火回來。
現在,郁可安滿腦子都是石膏石的問題。
村裡已經有很多村民,尋找自已的門路,收豆子去了。
家裡和鎮上二哥的豆腐坊,同時增加了産量,再加上縣城裡,李玄深也派人拿走了很多的石膏石,玉可安空間裡的石膏石,是真的不多了。
當務之急,就是尋找石膏石。
為了尋找石膏石,郁可安把附近的山幾乎逛遍了,還是沒有找到。
倒是讓她又采集了很多的山珍,尤其是凍蘑菇,遇到了好大一片,這都是錢啊,郁可安怎麼可能放過。
還打到一些野物。
就是沒有石膏石啊。
做豆腐沒有石膏石,有鹵水也行啊。
這個鹵水,可是制鹽後的産物,大黎有鹽海或鹽湖嗎?
郁可安又分别找了白成信和張秉元。
她隻說自已想要買些便宜的鹽,問他們倆有沒有什麼門路。
白成信搖頭表示沒有。
張秉元卻說:“我倒是知道咱們附近有個鹽湖,但是具體在哪裡我卻不清楚。
這還是有一次,我在京城的二弟,給我來的信裡提到過。
他說,咱們大黎一直是到外國買鹽吃,後來聽說是護國公主顧梅朵,在咱們西北這裡,找到了一個大鹽湖,說是可以産鹽。
皇上派了軍隊駐守那裡,負責制鹽和管理那些鹽,其實就是防止有人私下販賣。”
聽到這話,郁可安心裡狂喜,鹵水的問題解決了!
哪天去府城一趟,找奚彥晖,他肯定知道這個鹽湖在哪裡。就算是不知道具體-位置,大體方向他應該知道。
再說,那裡有駐軍把守,要想去那裡收集鹽鹵,還非得和奚彥晖一起不可。
想到奚彥晖,郁可安感覺自已還真有些想他了。
已經好久不見了呢!
鹵水有了,村民們收上來多少豆子都不用害怕了。
隻要村民們不怕吃苦,背上個十幾二十塊豆腐,走遠些,出去販賣,總能掙點辛苦錢。
郁可安隻要清閑下來,她就會畫圖樣。因為這時候心情平靜,可以專心畫圖。
就這樣,郁可安已經積攢了,相當厚的一大摞子圖紙,夠作坊用一段時間了。
給郁可安家蓋房子的楊師傅,找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