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寶是一個很健談的孩子,都不用掌櫃的問,她就主動把自個家裡那點事吧啦吧啦全說幹淨了。
當然,她也不認生,所以在說的過程中她也問了不少,掌櫃的跟她聊得還挺開心的,而且人家都把家裡的情況都告訴你了,你問一句,人家答十句,那人家問你一句,你至少也得答一句吧?
于是滿寶知道了掌櫃的姓鄭,他也是個大夫,羅江縣濟世堂内就兩個大夫,除了一個坐堂大夫覃大夫外,就是他了。
他雖也給病人看病,但做得更多的是抓藥,收購藥材,記賬等工作,用他的話說是,這個店鋪是他管着的,所以他做的是管理工作。
鄭大夫一家都在這裡,他來這裡也有三四年了,對這一片的采藥人都熟。
滿寶就會好奇的問,“什麼是采藥人呢?”
“就是以采藥為生的人,不過羅江縣這樣的人家不多,也就兩家而已,因此大部分藥材都是從外地調來。”鄭大夫既然肯收周家的藥,自然也不怕告訴他們,“像我們這一片的藥材有天南星、天花粉、五倍子、前胡、木通、雞血藤、鈎藤、麥冬、紫菀和葛根等,這些藥材采藥人基本都認識,他們不僅認識,還會炮制,送到我們藥鋪來的,基本是已經炮制好的藥材。”
他笑道:“像你們家這樣一次隻送一兩樣藥材的連采藥人都稱不上,不過因為送來的都是慣常要用到的,所以我們也都收。”
滿寶驚奇不已,“那他們豈不是能掙很多錢?”
鄭大夫搖頭道:“當采藥的人能掙多少錢?他們沒有地,吃穿住都要靠賣藥得來,山林蛇蟲衆多,哪有那麼容易采到藥,還是你們種地的日子更好些。”
“他們為什麼沒有地?”滿寶道:“我們村家家都有地的,村長說,家裡地不夠的盡管去開荒,管夠。”
鄭大夫:“……”
他猶豫了一下道:“或許是因為不會種地?”
“不會就學嘛,”滿寶道:“我們以前也不認識藥材,現在就認識了呀,以後還會認識更多的呢。”
鄭大夫趁機問,“以後你家還賣藥材?”
“隻要碰見就賣,”滿寶同樣趁機問他,“你家藥鋪還收不收?是不是什麼藥都收?”
鄭大夫表示,隻要是藥,送來他就收購。
滿寶高興了,還問他,“那你有沒有藥書,我同學家裡的藥書好多藥都畫不好看,我看了好久都認不出來,你這裡要是有更好的借我看看,下次我要是碰見藥材了,我就能認出它來了。”
鄭大夫看着滿寶的小臉兒,沉默片刻後回後院給她找來了一本書,“看完了給我送回來,别弄壞了。”
才滿頭大汗把兩筆錢算清楚的周大郎和周二郎一回頭就看見他們幺妹從掌櫃的手裡接過了一本書。
兄弟倆:“……”
滿寶高興的接過,還細心的用油紙将書包好,然後把他們挖來的山藥送給他,“掌櫃叔叔,你拿回去炖着吃吧,山藥跟可以跟雞肉炖,補氣養脾,特别好。”
鄭大夫眉眼跳了跳,笑問,“你連這個都知道?”
滿寶驕傲:“那是當然,山藥還能做成山藥糕呢。”
當然,這些都是科科剛剛才告訴她的,因為她拿了人家的書,總要給一些東西做回禮的。
科科說山藥就很好。
鄭大夫沒有白要她的山藥,依然要稱斤與她買,他還道:“下次再挖到山藥,别把生的帶來,切成片曬幹了拿來藥鋪,我照樣二十文一斤收,你們也可以拿到集市上賣生的,有些講究的大戶人家會買回去做藥膳。”
滿寶不願意要他的錢,執意要請他吃。
鄭大夫想了想,便不推辭了,但沒有全要,隻留下了兩根,“剩下的你拿回去吧。”
周大郎和周二郎看了一眼幺妹手裡的書,對鄭大夫連連彎腰告别。
鄭大夫笑着揮手,“别把我的書弄壞了,記得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