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出來的丁田,整個村子的人每家都要派出一人來幫忙下地開荒,這是約定成俗的事情。
七裡村範圍内的好荒地還有不少,每人二十畝的永業田,不可以買賣,卻可以繼承。
當然,特殊情況也是可以買賣的,隻是需要在縣衙登記,比如家中有人需下葬籌錢,或是有人看病,報上縣衙查證熟識後就可以賣永業田了。
口分田四十畝,死後是要收歸國家的。
而七裡村多低矮的山坡,裡長幹脆按照以前的慣例,給人劃分山坡作為口分田。
周老頭,周大郎,周二郎和周三郎的口分田就都是山坡,包括山腳下的那些未被開荒的地,丈量也不上心,都是估摸一下畫一圈就分了。
其實這口分田的用處不大,說是讓大家種桑養蠶,但七裡村的村民并不會養蠶,他們多是在山腳下開一圈地種上麻,他們所用的麻袋,所穿的麻衣全是麻制成的。
至于山上則多數用來種樹。
不,是絕大時候不會碰山上野生的樹,他們愛怎麼長就怎麼長,要是裡面恰巧有做房子,做家具等的樹種,那就更好了。
他們都不必種樹就可以收獲一波。
當然,要是山上沒有,老周頭就會帶着兒子們漫山遍野的去找那些樹種,移植回來種在自家的山頭上,開始一段時間澆澆水,松松土,給點農家肥,等它活下來就可以放任不管了,隻要控制住旁邊的野樹不會妨礙它的成長就行。
成丁時種下,等他們的孩子長大,基本上就可以砍了做房子或是做家具了。
滿寶滿周歲時,老周頭就給她在山上種了幾棵樹,大頭他們當然也有,隻是滿寶覺得等他們長大肯定不夠用。
因為她爹的就不夠用,或許是沒想到他會有這麼多孩子,當年種樹的時候沒種下太多,以至于現在需要跟人買樹。
除了種樹,還可以種竹子,比如周二郎和周三郎的口分田上就種了不少竹子,每年周二郎竹編所用的竹子,除了在沒主的山上砍一些外,剩餘的全是他們自己口分田上的。
村子裡的田地看着似乎都差不多,但通過家裡這幾天的議論,滿寶知道,這其中的差别還是很大的,也不知道她四哥的運氣會不會好一些,挑到好的一份田。
等滿寶和白善寶手拉着手跑到田邊的時候,裡長已經帶着人将所有的田地都看了一遍。
然後對着成丁的倆人道:“大家剛才也都看到了,我們打算把看的這些地分為兩份,一份二十畝,周糧,周大亮,你們兩個一起過來抽簽。”
周四郎和周大亮對視一眼,紛紛上前去。
裡長拿出來一個簽筒,裡面有兩條簽字,道:“誰抽中了底部是紅色的簽字,誰就拿一号地,要是沒有,那就拿二号地。”
周家人認真的回想了一下兩份地的區别,然後發現區别不是很大,隻是一号地近水的多些。
這麼一想,大家就目光炯炯的盯着簽筒。
周四郎緊張了,看向周大亮,“你先來?”
周大亮客氣的推辭,“還是你先來吧。”
“行,”周四郎一點兒也不客氣的應了一聲,道:“那我就先來。”
第166章
慷他人之慨
周大亮幽怨的看了他一眼,都不知道多謙遜一句嗎?一點兒都不按套路來。
周四郎摩拳擦掌,目光緊張且仔細的在兩根竹簽上來回移動,不斷的在心裡祈禱:道尊老爺,一定要保佑我抽到一号簽!
周四郎選定,眼睛一閉,再一睜開,刷的一下就抽了一根,看到簽子底部的紅色,周四郎一愣,然後哈哈大笑起來,“我中了,我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