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不在嶽家買肉跑隔壁肉攤上,大家也從心底表示了理解,畢竟兩家賣的肉不一樣,價錢也相差很大。
一方面,大家覺得周家條件比不上方家,隻能選擇更便宜的豚肉,可另一方面,這鄉下地方,每天都能吃得起肉的人家也沒幾家。
至少就是大梨村的村長都不舍得這麼吃的。
這麼一比較,似乎周家的家境還很不錯呢。
反正程氏就放心了很多,她道:“雖然也就農忙的這段時間他們家才每天買肉,可能這麼幹的人家也不多,顯然他們家底還是有的。”
至少不比他們之前看的幾家差,那幾家的家底看着比周家要厚,但似乎也不舍得在這樣的日子天天吃肉的。
方家就是屠戶,這附近幾個村子的村民們要買肉,基本上都是來大梨村。
所以對誰家家境如何,他們最了解不過。
方屠戶就到:“也就兩個來月的時間了,等春忙一結束就出門了,這段時間讓她少出門,捂一捂,說不定能捂白一點兒,我看周四那小子别的還罷,就那張臉和那張嘴還行。”
顯然,方屠戶也想讓女兒從顔值上匹配周四郎。
第198章
咻忽
在插秧前,老周家已經瞅着空往地裡撒了麥種和豆種,在插秧完後,地裡的麥苗和豆苗都長出來了,當然,和它們一起長出來的還有數不盡的野草。
于是春忙進入第二個階段——除草。
這種工作,男女老幼都适合,就是滿寶都跟着在離得最近的幾塊地裡除草。
除草基本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粗放型的,一種是細作型的。
前者,拿着一把鋤頭,一路輕輕地鋤過去,将壟上的草連根鋤掉,再用泥土掩一下苗溝裡的草。
不僅可以除掉一些草,還能為麥苗或豆苗提供更多的土壤養分。
而後者,則是拿着小鋤頭一點兒一點兒的把溝壟裡的草全都鋤掉,還要把他們運出來。
哪怕老周家人很多,也是做不多所有的地都細作的。
他們會根據種子的破土情況和地的肥沃來做選擇。
發苗率最好的地,土壤更加肥沃的地被細作,其餘的則視情況而定,有餘力,就細作,沒有餘力就粗放型種植。
當然,老周頭是不懂什麼粗放細作的,這些都是滿寶在和科科讨論時聽到的名詞,老周頭有的隻是幾十年的耕種經驗,村子裡的村民幾十上百年來都是這麼幹的。
和外面的農民失地後淪為佃農或流民不一樣,在七裡村,甚至是在白馬關鎮這一大片的村子裡,徹底失去土地的農民很少。
所以完全可以對名下土地精耕細作的人家也不多,基本上,當地的農民都要有所取舍,所以,肥地會慢慢養得更肥沃,而貧瘠的土地同樣幾十年難得改善。
因為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
不過,随着春種陸續結束,接下來雖然依然是春忙階段,但家裡也沒那麼忙碌了。
滿寶不至于像之前那樣,從睜開眼睛都睡覺,可能都看不到大哥二哥他們。
因為往往,她睜開眼睛時,他們已經到地裡去了,而吃完晚食,天黑了她要入睡時,他們可能還在田裡抓緊插秧。
滿寶錢盒裡的銅闆也用得差不多了,五顆很漂亮的金裸子以前隻能放在一堆銅闆上,現在卻安靜的待在盒子底部。
于是滿寶不願意再出錢買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