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5頁)

  周喜讓何氏先回去,倒也不避諱,說起小時候她娘都是怎麼照顧他們的,當然,論養孩子,她不是很有發言權,但已經生了三個,且養活三個的馮氏卻很有經驗。

  魏知聽着,聽着,幹脆就撸了袖子下田,拿了何氏留下的鋤頭幫她們勞作起來。

  侍衛:……

  他沒種過地啊!

  他自出生起他爹就是伯爵,還沒成年就被丢到禁軍裡當侍衛,拿過刀,拿過劍,拿過弓,但就是沒拿過鋤頭啊!

  可是頂頭上司在種地,他該怎麼辦?

  站在田埂上看着嗎?

  好着急,怎麼辦?

  周喜見魏知的動作還算熟練,便沒有攔着,還想把她的草帽讓給他,不過讓魏知拒絕了。

  他問道:“那你家現在有幾個孩子?”

  周喜笑道:“不多,十個。”

  魏知:……這還不多呀。

  周喜笑道:“我家老五和老六都沒成親,所以也算作孩子的。”

  魏知颔首,問道:“多大了,可要說親了?”

  “老五十六了,本來今年要說親的,結果遇上洪災,現在還不知道秋天是什麼光景,所以暫時不說,等明年再說。”

  魏知表示明白。

  國家是有大齡青年稅的,超過一定年齡沒成家的,不僅女方要交稅,男方也要交稅。

  交上兩年,要是還不成親,那官府就要強制分配了,咳咳,這就是官方所說的發老婆,發相公。

  才十六歲,離交稅還有六年的時間呢,民間成親早的是真早,但晚的也有許多。

  比如他們這個階層,十五六歲成親的有,二十三四還單身的也比比皆是。

  尤其是那些有成就的人,别說皇帝,就是他們的家族也壓不住人成親,自然就能由他們去了。

  魏知很好奇的問他們這兒的聘禮一般是多少,可有陪送嫁妝,一般陪送什麼東西,迎親的風俗為何。

  這些也都是屬于民情,既然有機會,也有時間,那就問一問嘛。

  幾人就從育兒談到婚嫁,又從婚嫁談到養老,又從養老談到孩子們的讀書上。

  魏知随口問了一句,他們家有幾個孩子在讀書,這才知道竟然就一個。

  别說魏知,就是蹲在菜地邊,假裝辛勤勞作幫忙拔草的侍衛都驚訝的擡起了頭。

  從沒聽說過家裡讓女娃讀書,卻不讓男娃讀的。

  周喜一看他們的表情就知道,連忙道:“實在是我幺妹很聰明,學堂裡的莊先生很喜歡她,便收了她做弟子,不然以我們家的家境,哪裡供得起孩子上學?”

  馮氏道:“小姑念了書回來都教家裡的孩子的,别的不說,我家二頭二丫就認了不少字,特别是二丫,她已經能把《千字文》裡的字都認下了,小姑說過,認全了裡頭的字,就可以自己看書學習了。”

  魏知颔首,“是這樣。”

  心裡卻很好奇,這孩子是有多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