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6頁)

  周二郎就歎氣,“大頭和二頭估計都不行,把三頭四頭給養出來吧,等他們再大一點兒倒是可以試一試。”

  滿寶即便不每天都教他們課本,也會給他們布置作業的,但幾個孩子的學習他們也都看在眼裡。

  家裡那麼多孩子,包括周大郎和周二郎幾個都跟着滿寶認幾個字,但真正認字比較快的卻是二丫,大丫差一點兒,但也比大頭二頭強太多了。

  大頭和二頭,那就是兩塊不開竅的榆木疙瘩,很多字老周頭都能記住了,大頭和二頭卻還不能記住。

  要知道滿寶可是說了,孩子的記性比大人要好,學習要快。

  連老爹記得都比兩個孩子快。

  周二郎憂傷的歎了一口氣。

  他伸手拍了拍周四郎的肩膀,道:“你趕緊生一個,好好養,說不定能聰明點兒。”

  他若有所思起來,“我也得跟你二嫂說一說,得再生個兒子才好……”

  聽了全程的滿寶:……

第262章

一無所獲

  挖回去的茯苓被收回雜物房裡放好,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東西要怎麼處理,不敢過水,直接剝幹淨泥就放在簸箕裡晾着。

  周四郎想第二天就去衆山裡碰一下運氣,他極力說服老爹,“您看看滿寶以前發現的東西,哪一樣不值錢?山裡的那幾棵女貞子,去年大哥和二哥曬幹了賣出近一兩銀子呢,還有地裡種着的那些山藥,更别說滿寶要種的姜了,我們家一年種的地都賺不來這麼多錢,這茯苓說不定比它們還掙錢。”

  滿寶連連點頭,她是根據稀缺程度來的,既然在未來,茯苓滅絕得這麼早,那肯定很值錢吧?

  “那也不能丢下地裡的活兒,再過半個月就要開鐮收麥子了,收了麥子還要收豆子,一直到八月,甚至是九月,我們恐怕都抽不出時間來了,你大哥不能幹重活兒,你們不得先把肥漚出來?”

  周五郎就自告奮勇,“爹,我和六弟去呀,我們年紀小,在家裡做得有限,去找茯苓卻可以。”

  老周頭就沉思起來,挑泥推土的活兒重,老五和老六年紀畢竟小,很少幹這樣的活兒的,他們上山倒沒什麼,可是……

  老周頭搖了搖頭,道:“這要是咱村的山,也就随便你們跑了,但那片分給大梨村了,那兩家又不好說話,你們年紀小,萬一碰上人吃虧了咋辦?”

  還得老四,或老三帶着才行。

  這麼一想,老周頭眼珠子一轉,道:“這樣,明兒老四先帶着老五去一趟,要是能找到,你們哥倆就跟老三老六輪着來,記住,碰見大梨村的人也不要怕,口分田不是永業田,在山裡找東西他們不能拿你們怎麼着,這又不是他們家種的。”

  兄弟幾個應下。

  滿寶很是惋惜,“可惜衆山太遠了,不然下學了我也能去。”

  衆人呵呵一笑,都暗想:幸虧離得夠遠,不然他們還得多帶一孩子。

  科科也有些惋惜,“雖然研究員現在還沒看出詞條結果,但我已經收錄了它的基本數據,如果宿主也去,我能夠給你提供掃描,現在我的能量積累了很多,已經能夠穩固提供周身百米的掃描了。”

  這種掃描耗費的積分并不多,而且是因為符合它收集系統的本職工作,因此這部分花銷是可以和百科館報銷的,并不用宿主提供。

  但一人一系統也隻是暗暗惋惜而已,在他們看來,滿寶現在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學習。

  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可惜,科科的本職就是收錄生物,它一直想給宿主在這裡尋找一本介紹動植物的百科全書,可惜,這個時代似乎沒有這樣的書。

  周四郎他們不知道他們失去了什麼,樂滋滋的第二天便背着背簍,扛了一把鋤頭就出門。

  滿寶還打着哈欠呢,昨天晚上她在科科那裡看書看得有點兒晚,精神便有些不好,懶洋洋的揮起爪子和四哥五哥道别,祝願他們能找到茯苓,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