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4頁)

  周喜自然相信她,高興的道:“聽到這個消息,大姐就跟在地裡頂着太陽幹了三小時,然後喝了一碗冰井水,又吹了一陣翻過來的山風一樣高興。”

  滿寶:“就跟吃了冰塊一樣。”

  周喜一愣,然後笑問,“我可沒吃過冰,你吃過啊?”

  “吃過呀,”滿寶道:“在善寶家吃的,用冰做出的奶酪,還有用冰鑿的紅豆糖花都好好吃。”

  周喜沒想到幺妹還真吃過,她先下意識的摸了一下她的肚子,遲疑的問,“冰是冷的吧,吃那麼冷的東西肚子不會壞?”

  要知道他們家幺妹的腸胃可是很不好的,雖然這些年一直在養……

  滿寶失落的道:“鄭姨不給多吃,每次就一小碗兒。”

  是真的一小碗,小小的碗裡就裝那麼一點兒,也就夠他們兩個小孩兒吃幾口的。

  因為少,倆人都很不舍得吃,每次都是慢慢的吃,然後因為慢,他們更吃不出問題來了。

  周喜松了一口氣,然後又高興起來,“對,應該就和這樣的天吃冰一樣高興。”

  周喜歸甯快兩年了,時不時的就有媒婆找上門,但她一點兒出門的意思也沒有。

  因為找上來的條件都不好,哪怕錢氏已經放出風聲,她的病已經治好,身體已經養好也沒用。

  老周頭本來還急着把大閨女嫁出去,但她回來快兩年了,他也早就習慣閨女在家了,見她不急,他也就不那麼着急了。

  主要是媒婆找的人都太次了,連他都看不上,更别說錢氏和閨女了。

  如果周家沒建隔壁的房子,老周頭肯定急,因為一大家子擠在一起,住得不順心,他肯定心煩。

  但現在,每個兒子女兒都分了一間房,連孫子孫女們都有了分開的集體房間,家裡就是再生幾個都住得開,他當然沒有啥煩心的了。

  加上周喜的勞動力還是可以的。

  家裡小錢氏等人做什麼,她就做什麼。

  農忙的時候跟家裡一起下地,農閑的時候能管菜園和家裡的事,等到了秋天,還有自己的一塊姜地收入。

  也正是去年姜的收入讓老周頭對她更為寬容。

  如果每年周喜都能有這樣一份收入,除了交給公中的,剩餘的她自己收着,吃住都在家裡,那能存下不少錢。

  而這份錢累積十年二十年後呢?

  大閨女整天嚷着不想嫁,老妻整天勸他要考慮閨女的感受,強扭的瓜不甜,小閨女則說什麼大姐不開心,嫁了也不好的話,老周頭想想,把大閨女嫁出去的那份心也淡了。

  大閨女歸甯,老四那樣的條件都能說下方氏那麼好的媳婦,老五老六就更沒問題了。

  所以大閨女歸甯對家中孩子的婚事影響已經不大,既然如此,不嫁就不嫁吧。

  等他們再老一點兒,到時候想辦法給她辦個女戶,或是直接就靠着她幾個兄弟過日子。

  她現在住的房間分給她,以後就是周家六兄弟分家了,也沒誰能把她趕出去。

  至于他最操心的年老以後奉養的問題,老周頭也想清楚了,閨女要是能一直賣姜,存個二三十年,到時候攥着錢,直接放出話去,誰伺候她,就給誰工錢。

  他就不信,他周金那麼多孫子,到時候能不心動?

  一個人到需要人伺候的時候還能活多久?一年,還是三年?

  最久也就五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