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4頁)

  說到底還是因為山多地少。

  這是先生說的。

  楊和書卻是才來的,并不了解這一點,他隻覺得前任縣令和當地的裡正在胡鬧,從沒聽說過把山分給百姓做口分田的。

  那不是朝廷的嗎?

  不過這不是最要緊的,楊和書問道:“你們不養蠶,那每年要交的絹哪來的?”

  “我們不交絹,我們交的是布和麻。”滿寶每年都要給老爹算家裡要交的調,對這些熟得很,她道:“一人交二丈五尺的布和三斤麻。”

  楊和書就揉了揉額頭,問道:“那你們要用絹,豈不是隻能從外地買了?”

  “我們為什麼要用絹?”滿寶稀奇的看他,“我們家隻用綿,像我的衣裳,就是用綿和麻織在一起,這樣就很輕柔了。”

  楊和書就看向白善寶和白二郎。

  白善寶道:“我家的家業主要在隴州,棉麻桑都有種。”

  白二郎則道:“我的衣服都是我娘做的,我娘有。”

  楊和書就蹙眉道:“還是應該種些桑樹,蜀錦可是很有名的,你們沾上一些邊就能掙不少錢了。”

  一聽說掙錢,滿寶就精神一振,問道:“蜀錦怎麼做?”

  “首先得種桑樹,然後養蠶,待蠶吐了蠶絲再紡織成錦緞,一匹蜀錦可是能賣三千錢以上,最好的,千金難求。”

  滿寶“哇”的一聲,“一匹蜀錦能換一頭牛!”

  這個換算讓楊和書愣了一下,反應過來問,“你想買牛?”

  滿寶連連點頭,“我們一裡隻有一頭牛,等輪到我們家,春耕都快要結束了,要是我家能自己買一頭牛就好了。可惜去年遭了災,現在剛開春,冬小麥的收成還未定,我爹不敢把家裡的錢拿出來用,可摳門了,家裡這麼忙,也不捨得買肉吃,隻給吃雞蛋。”

  楊和書:“……去年朝廷不是免稅了嗎?”

  “是呀,但家裡還是沒多少存糧。”

  楊和書遲疑的道:“可我聽你的意思,你家的情況在村裡似乎還不錯?”

  “是呀,去年我家的小麥還行,所以收成比别家的略強些。”

  楊和書便沉默,如果滿寶家這樣的情況還算好的,那别家的更不必說。

  一路走來,楊和書也了解過去年的收成,都說不好,現在已經開始混着糠吃了。

  但現在春耕才開始,等麥種下後,過了一波寒潮,就該種豆,也要撒稻種了,等豆子種完就可以收冬小麥,然後準備插秧了。

  這一件扣着一件,要是隻吃糠咽菜,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住呀。

  楊和書對滿寶笑問,“你們能領我到村裡走走嗎?”現在快到吃午食的時間了,他想看看村民們都吃些什麼東西。

  滿寶揮手道:“你現在回村沒用,大家都在地裡呢,你找人也隻能找到孩子和老人,我帶你去地裡吧。”

  “吃午食也不回家嗎?”

  “不回,”滿寶道:“帶着地裡吃就行,省時省力,幹嘛要回家。”

  白善寶便也跳下木闆要跟着。

  白二郎一看,也立即背了自己的背簍跟上,他也要去玩兒,不要留在這裡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