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2頁)

  “累一些怎麼了,你們看看金叔家,他家以前日子多難?現在不也把日子過起來了?”有年紀大的人就教訓道:“還不是靠的勤奮,你們看他家的人啥時候歇過腳。”

  老周頭有些得意,卻又有些不太高興被被翻舊賬,于是揮揮手走了。

  等他一走,老人說話更沒有顧忌了,“你們就是媳婦沒娶好,要是也娶着一個勤奮的媳婦,早發家了。”

  “叔,這話您跟我們說就算了,可不能在村裡說啊。”

  也有人關注點不同,“聽您的意思,金叔是因為錢嬸兒……”

  “以前他可比你們還懶呢,也就他媳婦帶着他勤快了點兒,生的兒子又多,以前他們家在村子裡是出了名的窮,你們别說,老錢家的閨女還真不錯,兩個都勤快。

  不太勤奮的老周頭扛着鋤頭回到家,跟三個兒子彙合後道:“明天開鐮,你們看的麥地能割的有幾塊了?”

  老周頭看見周五郎從外面牽了牛回來,看了一眼牛的肚子,皺了皺眉道:“怎麼吃了這老半天也沒飽,你是不是沒用心放牛?”

  周五郎叫屈,“我還用鐮刀給它割草來吃了呢,爹,我覺得可以了,牛吃撐了也會生病的。”

  周大郎幾個連連點頭。

  老周頭哼了一聲道:“行了,趕緊把牛牽回去,讓它好好的歇一歇,對了老大,下午跟我上山一趟,我跟大梨村的木匠說好了,讓他給我們家打一輛牛車,得給他送三棵樹去。”

第396章

佔便宜

  “三棵!”周大郎蹙眉,“這也太多了吧?”

  “他工錢隻要八百文,”老周頭也覺得多,但這是他磨了好久才磨下來的價格,嘟囔道:“這牛車都快趕上小半頭牛了。”

  之前隻是犁地,犁具啥的可以自己背着去,所以沒有牛車還好,家裡的牛還輕鬆呢。

  但這會兒要收麥子了,當然是有一輛牛車更好了。

  一輛牛車能用很多年,如果沒有意外,它存在的年限可能比牛還要長,從車輪到車身,全是木頭打造,因此一點兒也不便宜。

  平時,請大梨村的木匠打牛車,除了要給兩棵樹外,還要給一千文左右的工錢,主要是打造一輛牛車需要的時間不短。

  細細地琢磨,說不定要做上兩三月,這比打造犁具還費時。

  不過犁具也不是誰都能打的,它的東西太精細,大梨村的木匠打不了。

  這次他之所以肯給老周頭便宜這麼多錢,而僅僅是多要他一棵樹,是因為他現在手上就有一輛牛車。

  那是去年災前接的生意,兩方商定的手工費是一千二百文,送來的木頭也很好,所以木匠很用心的打造了。

  誰知道打出來人家遭災,一時拿不了這麼多錢,哪怕木匠說願意賒也不樂意要,當然,那兩棵樹對方家裡也不要了,算白送給木匠。

  木匠氣得不輕,打好的車就給丢在了家裡。

  之前滿寶剛把牛牽回來,老周頭就想起了這事,因為這事在附近幾個村子裡鬧得不輕,兩家差點還打起來。

  所以他知道得特别清楚。

  好木的牛車啊……

  一千二百文的人工費啊……

  老周頭中間趁着不那麼忙的時候去過大梨村兩三趟,你來我往的說了幾次,總算是把錢降到了八百文,當然,木匠也要重新給他的車打磨一次,确定它更好。

  老周頭當天下午就領着周大郎上山找到了三棵還不錯的樹,父子幾個砍了以後運下山,第二天一早,錢氏帶着小錢氏等人去收割麥子,老周頭則帶着幾個兒子挑着木頭,牽着牛去大梨村要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