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老周頭同意明天他們拉着牛車出門,主要是去的人多,媳婦孩子一大堆。
當然,更主要的是老周頭很想享受一把趕着牛車去趕集的那種感覺。
太陽剛蹦到小半空,老周頭就戴着草帽扛着鋤頭從地裡回來了。
錢大舅問他,“你這是看麥子去了?”
“嗯,有兩塊地抽穗晚了點兒,我看看去。”老周頭道:“我正想着今天要是嫂子們來,我還得讓大嫂幫傳個話呢,你們家裡的糧食現夠吃嗎?”
錢大舅咳了一聲,道:“缺一些,主要是去年也就種了五畝多一些,前兒麥子剛收下來家裡就斷炊了,所以早早就曬了麥子磨面,現在家裡還剩下的都是後頭搓出來的,有三袋左右。”
老周頭道:“那也夠吃了呀,夏糧再過不久就下來了。”
錢大舅就一臉無奈的道:“本來是夠的,但昨兒回去我才想起,我舅兄那邊早一段時間就和我說好了,今年要和我借兩袋,他去年冬小麥才種了兩畝,從二月開始就跟人借糧了,這會兒他麥子一收就得還人,家裡又不夠了。”
老周頭忍不住嘀咕,“他們家人也不少,怎麼就種了兩畝?”
錢大舅有什麼辦法?
他歎氣道:“去年他家運氣實在是不好,河水直接沖垮了河岸,他家那一大片的麥子地和稻田全給淹了,一粒麥子都收不回來,更别說當時還沒灌漿的稻子了,借了糧食也沒熬多久,家裡孩子不懂事,偷吃了一些麥種……”
他們這一片為了保持地力,加上地也足夠多,所以很少種冬小麥,他們家也不太确定冬小麥的收成怎麼樣,所以留夠春小麥的種子後,剩下的種子也就夠種兩畝而已。
偏普通的麥種不像是他們的新麥種,一畝也就收了兩麻袋的麥子而已,還是他們農家慣常用的那種小一号的麻袋。
錢大舅道:“他那兩個小孫子也才三兩歲,總不能看着孩子餓死。”
老周頭就問道:“那二哥和三弟呢?”
“他們好點兒,自家夠吃了。”
因為人力有限,他們倒是想多挑一些麥子過來,但這不是沒挑過來嗎?
所以留下的勉強還夠吃,但要給錢大舅借給嶽家那邊卻是不可能了。
而且錢大舅也另外有些想法,他想把家裡現有的麥子留下,回頭當麥種借給親戚,讓他們也試着種新麥種。
好歹來年收成能好點兒不是。
老周頭倒是沒什麼意見,道:“白老爺家裡之前拿麥子跟我們村裡人換麥種,家裡還剩下九袋,我打算買三袋,就夠家裡吃到夏糧下來了,你要是也要,回頭我多買一點兒。”
“多少錢一鬥?”
“三十文。”
錢大舅點頭,“那是比縣城的便宜不少,我那舅兄說,縣城糧鋪裡麥子四十文一鬥呢,可糧商下村子裡買卻隻肯收二十八文一鬥?”
”啥?“老周頭忍不住高聲。
錢大舅就笑道:“行了,咱也買不着,那些糧商來我們村收糧,一斤都沒收上去。如今家家都難,家外頭還有親戚,有多餘的糧食也是先借給要活命的親戚,有幾家願意賣糧的?”
别的村子倒是偶爾有這麼幾家,但他們也不是很敢買就是了,生怕以後又有糾紛。
老周頭就摸了摸煙杆,當着大舅兄的面沒敢抽,“那你是借錢還是借糧?要是借糧,你們家現在不缺糧吃,可不虧了。”
“虧就虧一些吧,吃些虧也是福氣,”在這一點兒上,錢大舅和錢氏一樣的想法出奇的一緻,他笑道:“都是親戚,為這麼點兒糧食難道兩家還鬧起來?”
娘舅親,娘舅親,幾個孩子也大了,而且早些年嶽家也沒少幫他。而且之前他就應承好要借糧的,哪有中途換成借錢的?
錢大舅道:“你幫我也買三袋吧,明兒我讓大郎他們過來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