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田和衙役背後都背着包袱,顯然是最近這幾天不打算回縣城了,張主簿憂傷的看着他們消失的背影。
羅江縣沒有盜匪,殺人這樣的案件三五年都未必能出一起,多是偷盜,鄰裡矛盾,或者村與村這樣的暴力案件。
這種案件多半是直接交到縣尉那裡,需要縣太爺上堂判決的案件,一旬都積累不下幾件,所以楊和書可以非常任性的說走就走。
主要是楊和書處理公文的速度也很快,和以往傅縣令全然不一樣。
現在各個村的人都已經知道楊和書就是他們的縣太爺了,老遠看見他騎馬入村,孩子們跑去通知村長了。
楊和書就跟村長及村子裡的老人們找了塊空地坐下聊天。
這次他出門除了勸說大家種桑養蠶外,還勸大家種植冬小麥。
“我看今春收上來的冬小麥就不錯,不少人都因為這一季的小麥撐過了最難的一段,而且我問過,産量也可以。”楊和書道:“不論是冬小麥的産量還是而後種下去的稻谷都還可以。”
有老人道:“可以是可以,就怕這一季再種,地力就薄了。”
楊和書立即道:“我看七裡村有個漚肥的法子挺好,大家不如學一學。”
楊和書在當初滿寶說地力時就上心了,知道他們村有個漚肥的法子比外頭的要好要快,所以就記下了。
等楊和書在外頭晃蕩了一圈到七裡村時,已經是好幾天後的事了。
楊和書雖然願意吃苦,卻也不會特意為難自己,因此一到七裡村便笑眯眯的上白家拜訪去了。
在白家洗了澡,吃了飯,楊和書便神清氣爽的坐到了白家的涼亭裡,端着一碗茶惬意的和白老爺說話。
“白善他們呢?”
白老爺笑道:“他們上學呢,待他們下學了,我讓下人帶他們來拜見大人。”
楊和書點了點頭,笑問道:“今年白老爺可還想種冬小麥?”
白老爺揚了揚眉,笑道:“有些打算。”
他想試一試那新麥種,畢竟今年的兩季都沒趕上,他想試一試,他種出來的麥子是不是也能如三個孩子的一樣好。
楊和書驚喜,“那村子裡可有人家種冬小麥?”
白老爺想了想後道:“偶爾聽家下人提起過,倒是有幾戶也決定種。”
第486章
知情
其實并不是幾戶,而是十幾戶。
今年夏收秋收都不錯,加上春天那會兒又有冬小麥打底,白善寶還拿一斤二兩和他們換了一批麥子,所以七裡村的村民絕大多數都不缺吃的。
所以并沒有幾家決定種冬小麥。
畢竟累不是?
大家一年到頭也就秋收後稍微輕省些,再種冬小麥,那就相當于真是一年忙到頭了。
這可真不是一個好兆頭。
但老周家決定種冬小麥,他家在村裡一串聯,便有幾戶人家同意了,其他人家再一猶豫,便陸續跟了十幾家。
種地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