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頁)

  明刺史眼角抽了抽,悄悄地擡頭暗暗瞪了他一眼,警告他收斂一些。

  益州王臉色一僵,但心裡的怒火卻蹭蹭的往上漲,張節度使見他耳朵都氣紅了,連忙對唐縣令呵斥道:“還不快退下去查,先查清楚刺客的來曆,還有,逃掉的那兩個刺客也要抓緊捉拿,緊閉城門,不許人外出。”

  唐縣令知道反對也沒用,因此乖巧的躬身應下。明刺史立即也出列,躬身請了一個任務後退下。

第607章

搜檢

  明刺史追上唐縣令,唐縣令立即乖巧的側身站在一旁,當上官走到前面後才畢恭畢敬的跟上。

  出了王府,明刺史威嚴的對唐縣令道:“随我上車,有些話要囑咐你。”

  唐縣令躬身應了一聲“是”。

  上了馬車,車簾一放下,明刺史就橫了他一眼道:“你膽子可真是越來越大了,就算是益州王府的緣由,你也委婉一點兒說嘛。”

  唐縣令臉色很冷凝,冷笑道:“這已經算是客氣的了,你知道今天主街那邊死傷的百姓有多少嗎?”

  明刺史歎息一聲,“當時人太多,有傷亡也是難免的。”

  “是可以免的,”唐縣令壓低了聲音憤怒的道:“本來我就不同意搭建高台,想要熱鬧,請一路傩戲,再開一路賽舟就行了,他非得坐花車,搭高台,請的傩戲和賽舟才花多少錢?給他搭的高台和花車去了多少錢?”

  唐縣令心痛道:“整整十三個人,今天因為踩踏死了十三個平民百姓,受傷的更有百人之多,益州之痛才将将緩解啊。”

  明刺史也不說話了。

  他是在闫刺史被押送進京後才調到這裡來的,比唐縣令還早上任三個月,他更知道,災後的益州城是怎麼樣的。

  用十室九空來形容都不為過。

  當時走上街頭,不是到處破損的房屋,就是街面上稀稀落落的乞丐,正常的百姓都沒有幾個。

  他和唐縣令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讓逃亡在外的益州百姓回歸,再次定居下來,今年,蕭條的益州城也才恢複了些元氣,有了安居的氣象而已。

  明刺史歎氣。

  唐縣令揉了揉額頭,用袖子遮擋住通紅的眼眶,他啞着聲音道:“下官要回去安撫百姓,死去的百姓家中也要安撫,還有被困在城中的鄉民也要安置,不然真關上三天城門,恐怕城内要先亂起來。”

  明刺史也點頭,“益州水患才過去不到三年,極易生亂,你謹慎些,要真是頂不住,就開一扇小門,搜檢後放人。”

  唐縣令放下了袖子,問道:“那益州王那裡。”

  明刺史便意味深長的笑道:“那兒有張大人在呢,不必我們操心。”

  說到這兒,明刺史又忍不住叮囑他,“我說世家子,你脾氣也收一收,這兒是益州城,不是京城,這可是益州王的封地,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該認慫就認慫,你一個六品知縣上趕着得罪一個王爺,你真是……”

  “怪我?”唐縣令冷笑道:“益州王府從官衙裡拿錢,卻要以自己的名義請傩戲,這裡外裡都是他們張羅的,結果出了事就栽我頭上。這也就算了,刺客逃進我華陽縣治下,按說該我派人去搜檢,結果他不許我插手,直接接管縣衙管差,駐軍,由王府侍衛帶隊搜檢,你讓我怎麼回話?”

  他肯這麼說已經是很讓步了,要是在京城……

  呸,都不用他出聲,自有禦史用唾沫淹死他。

  明刺史也覺得益州王太過分,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說到底,這兒是益州王的封地。

  明刺史歎了一口氣,“益州如此肥沃之地,先帝怎麼就給出去當了封地呢?”

  唐縣令沒說話。

  明刺史把人送到縣衙,把人放下正要走,就見他的縣衙裡空落落的沒幾個人,他有些不忍心,就掀起簾子問,“要不要從我那兒調幾個人來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