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接騎馬去了刺史府,明刺史剛送走一撥同僚,才坐下喝了一口茶唐縣令就來了。
一看到他明刺史就有些頭疼,揮了揮手讓下人退下,他帶着唐縣令去後面的書房。
“人都出去了?”
“嗯,至少聚集在城門口處的人都走了。”其他地方的他就管不着了。
明刺史示意他坐下,盯着他的臉問道:“你果然不能抓住刺客嗎?”
唐縣令擡起眼看他,“大人,下官隻是個小縣令,益州王府這麼多能人異士都抓不住他,我怎麼抓得住?”
他冷笑一聲道:“說是要全城搜檢,但也并沒有每家每戶都搜過,而刺客的來曆都是益州王府在查,我又不是神仙,總不能憑空斷出刺客在哪裡吧?”
說的也是,明刺史歎了一口氣,“王府内争鬥嚴重,本來我是想接過此事的,畢竟查不出刺客,我等也脫不開幹系,但我才去接觸,便發現這裡頭水渾得很,想了想便罷了,甯願在這裡被彈劾,也不能摻和到王府的内鬥中去。”
唐縣令深以為然的點頭,所以他不想和益州王府打交道便是因此。
“總之,今天晚上是最後一次,今晚過後,誰也不準再擾民。”唐縣令道:“都快五天了,益州城民心才穩,我不想因此再出事。”
明刺史點頭,“張大人那裡也是這個意思。”
不然,也不會強硬的在今天大開城門了。
第613章
親事
城門一開,大家的生活便漸漸回歸了正規,雖然進出城門的檢查依舊很嚴格,好歹城内的菜蔬是供應上了。
也沒官差在大街上設崗,見着一個壯年男子便攔住要搜查。
周四郎又等了兩天,确定不會走街上平白被人抓走後就帶着周立君上街去了。
滿寶也能偶爾去逛一下書鋪了,大家的忙碌又回到了從前。
周四郎問滿寶要了家裡給的錢,帶着周立君走街串巷的買了不少的東西,決定帶回縣城裡去賣。
莊先生知道他要回去一趟,便寫了信,将身上的銀子分出一大半來給他,托他帶回去給他兒子。
其他人也都有要帶回去的東西。
周四郎已經習慣了,把東西放到馬車上便架着馬車出門。
早上城門一開便出城,到日落之時剛好能回到羅江縣,他連夜将莊先生的信和錢送去莊家,第二天也不急着回家去,而是要把手裡的貨物脫手。
這一點都不用他多費心,小錢氏和周喜在縣城紮根後認識了不少人,他回來的東西又多是些鮮豔的布料,還是很好賣的。
隻半天的功夫,周四郎便把帶回來的貨物給出手了,這才要架着馬車回家。
“大嫂,我想着這次帶些麥種過去,我和立君到外頭的村子裡問過,也有人家種新麥種,但種的人少,主要是新麥種太貴了,如今倒是些大戶人家和富戶種得多。”
周立君道:“我去糧鋪裡看過,新麥種貴得很,一般的鄉戶人家很少會去買的,我跟附近那幾個村子的人商量過了,把麥種賣給他們。”
“他們信你?”
“自然是信的,我們一起幹過活兒,他們也知道我是羅江縣來的,新麥種就是從我們這兒出去的。”
周四郎又不是一開始就要做這個生意,他與那些人結識是因為一起在大街上找活兒幹,一來二去的便認識了。
後來春忙時,他想要到益州城外附近幾座山上找些菌菇賣,被他們帶着往村裡走過,這才知道他們都還是用的舊麥種,說起種麥子來,他才有了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