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和書搖頭,“不是。”
劉老夫人這才松了一口氣,道:“我隻有這麼一個孫子,年紀大了,不想擔驚受怕的,就算是聖旨來了,我不接就是。”
楊和書頓了一下後道:“老夫人,這世上無奈的時候有很多,我還是建議你們提前做好準備。”
他頓了頓,還是轉告了魏知的話,“太後的千秋也沒幾個月了,聽魏大人的意思,今年又要大辦,益州王是太後最喜愛的幼子,到時候肯定要召回京中祝壽的。”
每年藩王回京都是一番争鬥,當然,不是武鬥,而是文鬥,争的都是利益,而且宮中幾位皇子也都長成了,太子位置不穩,如果皇帝硬是要對付益州王,那肯定會想辦法讓白善他們進京的。
劉老夫人沉默下來,她并不怕皇帝下聖旨,他能下的聖旨也隻有那麼兩樣,不論是以召才之名讓白善入京,還是以撫恤之名讓她入京,她都找得出理由拒絕。
可就怕皇帝不下聖旨,以其他手段來讓他們入京。
楊縣令見劉老夫人聽進去了他的話,這才看向一旁默默站着的三人,笑問,“你們真的一點兒也不想入京嗎?”
三人對視了一眼,滿寶道:“如果不會挨打的話,我是很想到處走一走,看一看的。”
白善:“就怕去了京城遭人欺辱,那還不如留家裡呢。”
楊縣令想了想道:“如今你們的身份還是秘密呢,知鶴來信說關老爺的病越發重了,他去看了關老爺一次,關老爺什麼都沒說,但他堅持把關二郎送走了,沒讓關二郎在家侍疾,關二郎把關大郎的長子也帶走了。”
白善幾乎是立即想到:“他就是當年我父親去别院見的人!”
楊縣令道:“關老爺沒承認,但也沒否認,他什麼都不肯說。”
第905章
陪你
但有時候不說話就是一種态度。
劉老夫人問道:“十二年前他肯與我兒站在一起,為何現在卻又不願意開口?”
楊縣令沒說話。
一旁的滿寶道:“關老爺病得很重,就算是用最好的藥,他也不過能再活三五個月而已,我和紀大夫打聽過,他的身體不好後便向益州王辭行,想要回老家去,但益州王愛才,一直不肯放行,就算關老爺生病不能去王府做事,益州王也要白養着。為此沒少人稱贊益州王念舊重情。”
可現在看來,是念舊重情,還是因為關老爺知道得太多不願意放他走?
楊縣令道:“畢竟過去了十二年,他現在連孫子都有了,他為自家後人考慮也無可厚非。”
十二年前,關老爺正當壯年,益州王要是造反,成了,他自是功臣,不成,他全家都活不成;但這會兒他已經屬于半隐退,又活不久了,不論益州王反不反,最後牽連到他身上的可能性都不大。
就算牽連上了,那多半也隻算他一個人。
白善恍然大悟,“難怪關老爺不喜歡關大郎和王府的郡王們多來往呢,還把關二郎送到外頭去讀書,整個劍南道最好的先生不就在益州府學裡嗎?”
楊縣令:“他現在不想徒增事端,不願再參與到這件事中來,對我們有弊有利。利就是,他知道了白善的身份,甚至猜到了我們在查十二年前的案子,但他也不會說出去,如今益州王還什麼都不知道。你們就算是此時回益州城去讀書也暫時是安全的。”
“同理,你們悄無聲息的去了京城,在益州王這邊,你們暫時也是安全的,”楊和書道:“可一旦你們做了引子,到時候你們就是豎在最前面的靶子。”
他起身道:“性命攸關之事,我不好給你們建議,你們可以自己考量。”
送走了楊縣令,白家又再一次安靜下來,劉老夫人從心底升起一股深深地無力感,她覺得現在她和善寶滿寶就如同水中的浮萍一樣,水花一大,他們便隻能随波逐流,根本沒有自主選擇停腳的權利。
劉老夫人招手将兩個孩子叫到跟前,伸手撫摸着他們的小腦袋道:“你們要好好讀書,别總想着貪玩兒,以後長成了參天大樹才能保護自己,保護你們想保護的人,知道嗎?”
倆人一起點頭。
劉老夫人便認真的看着白善道:“尤其是善寶,你可要快快長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