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9頁)

  虞侍郎明白了,這是要先斬後奏,這樣的法子倒也不錯,六部平時也沒少用。

  他便認真的思考了起來,“陳福林這人頗為圓滑,陛下不喜歡他,那就選個能幹點兒的吧,大人覺得柳郎中如何?”

  “他不是才擢升郎中兩年嗎?”

  “是,資曆淺了點兒,但手段不差,辦事的能力是幾位郎中裡最突出的了。”

  工部尚書也知道他,隻不過他是寒門出身,他略微猶豫了一下,“待本官想一想,你再提兩個名額上來。”

  虞侍郎:……郎中總共就四個,再提兩個,您不如讓我選一個不合适的出來算了。

  雖然心内吐槽不斷,但虞侍郎還是又提了兩個人選給工部尚書。

  工部尚書便揮手讓他退下了,沒把隔壁戶部陳福林的事兒放在心上。

第1115章

各方

  工部是不怎麼着急,戶部是有點兒着急,那吏部就是非常着急了。

  人是他們考核過的,皇帝那邊沒通過,那問下來必定先是他們的責任。

  一部侍郎,已經是除尚書外最大的官兒了,所以位置很重要,當時考核上來的資料吏部尚書是親自審核過的。

  這會兒他又拿了出來,他從頭到尾仔細的又看了一遍,然後交給他的兩個侍郎,問道:“有什麼問題?”

  倆人一起搖頭,“看不出什麼問題來。”

  “是啊,看不出什麼問題來,”李尚書敲了敲桌子道:“陳福林這些年在戶部功小無過,但資曆足夠,陛下就算想要選用一個能幹點兒的工部侍郎,把我叫進宮裡再商議就是,何必還直接通過門下省把折子打回來?”

  “那是陳郎中得罪了陛下?”

  李尚書:“每日小朝會他都沒資格上朝,大朝會你聽過他說話?”

  “你去查一查他的人品,還有近日他可闖了什麼禍,人是我們選的,也是我們考核的,等禦史台先查出來,到時候可不僅陛下和禦史台,就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其他五部都得叮我們。還有,”

  李尚書輕輕地點了點手指,道:“一邊再準備一封舉薦的折子,全面一些,要是查不出什麼問題來,最遲後天就要把折子遞上去,他隻要沒什麼大毛病,那就還薦他做工部侍郎。”

  兩位侍郎明白,這要隻是皇帝個人的好惡,他們也是不能夠屈服的,于是齊聲應下,立即行禮出門去。

  這樣的事他們當然不可能自己去查了,都是叫手下去查的,但和陳福林談話就必須他們兩個去了。

  對方畢竟是郎中,總不能再派一個郎中去吧?

  吏部左侍郎看向右侍郎,問道:“是一個人去,還是?”

  “一起吧,”右侍郎袖子一甩,背着手道:“我們也看看這是什麼人物,我記着前兒才一塊兒喝過酒呢,也沒見他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啊。”

  怎麼就得罪了皇帝呢?

  虞侍郎前腳出了他們老尚書的門,後腳就路過柳郎中身邊,示意他進屋說話。

  柳郎中擡頭看了一眼四周,慢悠悠的将自己桌上的東西都收拾妥當了,便随手從桌子上拿了一本文檔去找虞侍郎。

  虞侍郎剛着重舉薦了柳郎中,自然要把這一好消息告訴對方,好讓他承他的情了。

  柳郎中也不傻,這邊高興的和虞侍郎道謝,出了門便找了借口出去溜達了一圈,叫來自己候在部外的長随道:“立即回家去,讓二老爺查一查戶部的陳福林,看他最近都幹了什麼事兒,是不是得罪了什麼人,或與什麼人結仇了。”

  “那老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