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第7頁)

  益州王死了,他豢養的私軍也全都被挖出,接下來就是善後工作了。

  尋根究底之後,皇帝發現跟随在益州王身後的官員和世家等有相當于一部分是十多年前争位時便跟着了。

  按理,謀反最少是要誅三族的,這樣一牽連,需要問罪的人達兩萬之多。

  魏知等人上折求情,希望隻問罪首犯。

  皇帝思索過後答應了,讓魏知等人查明涉案人員這十多年來作為,按律處罰,有不少人有侵占良田謀害性命的行為在,以前都是互相遮掩說情,所以沒有被查。

  這一次因為益州王的案子牽連,許多人都經不住查。

  刑部一下忙得腳不沾地起來,老唐大人和魏知也得常駐刑部處理重犯。

  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被冤枉的。

  可不管冤不冤,被牽連的都要先被抄沒家産,然後才審是不是在皇帝規定的“寬恕”範圍内,若是才會被放出去,一切都得重新開始。

  可這麼多人,一一甄别,估計也得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審核完。

  然後忙的是吏部,這一次被牽連的官員,尤其是劍南道的官員,好幾個刺史都被牽扯其中。

  雖然沒被當做益州王的同黨一并殺了,但比如被抓的張刺史,自己上書請罪的梓州刺史等,最後都是要換人的。

  這一時半刻的,吏部抽調不出這麼多人手來,關鍵是,抽了這個地方的人,那個地方又要缺人了。

  所以吏部也頭秃,最後和皇帝一提議,想要在開春後在吏部大考一次,這一次大考便隻面向國子監取士,等春後再面向全國大考一次。

  皇帝斟酌後同意了。

  事情開始井井有條起來,守在常青巷的官差也退走了,白善和白二郎又可以上學去了,滿寶也開始悄咪咪的試着去藥鋪裡坐堂。

  然後,被皇後管得像鐵桶一樣的後宮還是被漏了風聲進去,此時,殷禮已經帶着益州王父子三人的棺椁在路上了。

  太後聽聞益州王死于亂軍,便吐了一口血暈過去,蕭院正帶着半個太醫院的太醫搶救,終于把人給搶了回來。

  皇帝當時正在書房與大臣們議事,聞言立即丢下國事去了後宮,親自守在太後殿外等候。

  皇後站在他身邊,歉然的看着他。

  皇帝伸手攬住她,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後歎息道:“不怪你,你能瞞這麼多天已是極限了。”

  皇後道:“不是應氏,是張嫔的娘家進宮來看她時,悄悄的接觸了雲鳳宮中的人。”

  她頓了頓後道:“雲鳳現在被我關在了冷宮之中,陛下想好怎麼處置了嗎?”

  皇帝問:“梓童以為呢?”

  “雲鳳是個女孩子,她父親的事她不可能知道,新慶隻有八歲,便讓他們寬慰一下母後的心吧。”

  皇帝低低地應了一聲,這也是他當初沒有把新慶和他父兄關在一起的原因。

  蕭院正等人退了出來,和皇帝禀報道:“陛下,太後娘娘醒了,隻是不肯吃藥。”

  皇帝便伸手道:“把藥給朕吧。”

  皇後憂心,上前一步:“二郎。”

  皇帝便回頭對她笑了笑,柔聲道:“沒事,你身體不好,先回宮去吧。”

  皇後便憂心忡忡的看着他端着藥入内,不多會兒,太後宮中的宮人也戰戰兢兢的退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