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松了一口氣,立即鑽回房裡告訴少爺這一消息。
殷或已經鑽進被子裡躺好了,聞言倒不排斥,點了點頭道:“我知道了。”
隻要不是姐姐們派來插手他生活的人就行。
益州王父子三人的棺椁回京後便靜靜地放在王府裡,宗室出面治喪,但除了宗室外,大臣們都避而遠之,沒人敢去祭奠。
而宗室們也大多是看在太後的面子上才去的,但又因為皇帝的緣故不敢辦得太隆重,所以悄無聲息的,一直到下葬,除了有心人外,京城的百姓甚至都沒感受到親王薨逝的隆重。
當然,益州王也不是以親王禮下葬的,他是以庶人禮下葬的,雖然可以陪葬在獻陵,卻也是挖了個洞埋下去。
而就在這期間,益州王案也被翻了個底朝天,包括十二年前的事也被翻了出來,白啟被追贈為益州牧,當年與他一起因查益州王謀反一案而被殺的縣丞何子雲,其長子何暢及衆多衙役一一被翻案追贈。
當然,這些細節皇帝并不會一一過問,這些都是魏知和老唐大人查清楚後交給禮部,禮部再整理好确定需要追贈的人和給的撫恤金,再寫了折子上交給皇帝。
皇帝批準後想了想問道:“周滿的父親周銀呢?”
站在下方的魏知衆臣:……忘了。
畢竟那位不是官兒呀。
皇帝便想了想道:“他是個義士,該賞,便追贈他為綿州牧吧,正巧他也是綿州人。”
一個死後的贈号而已,大家都沒有意見,于是紛紛躬身贊了一聲皇帝英明。
皇帝在折子後面添上周銀的名字,然後把折子發回給禮部,歎息道:“涉案的人員都查清了嗎?”
魏知表示已經查得差不多了,隻是還得審理,刑部、大理寺和禦史台最近都忙得不得了。
皇帝便想了想後道:“調楊和書和唐鶴回京吧,此事最早便是他們在查,讓他們進京幫忙審理,速度快些,太後身體不好,不要将此事拖到過年。”
衆人瞬間明白,盡早判了,之後過年多半要為太後祈福還要赦免一批沒有犯死罪的。
魏知和幾位大臣對視一眼,都沒有什麼意見,因為是牽連三族,這其中有不少是無辜的人,現在正關在各地的衙門裡呢,到時候正好可以把這批名單報上去。
比如張刺史的幾個弟弟和侄子侄女們,他們被抓的時候全都是一臉懵,作為張刺史的弟弟是逃不過了,不過卻可以把他侄子侄女們放到赦免名單裡。
不然真的這樣牽連下去,以現在的規模,兩萬人都打不住。
第1216章
門當戶對
一州之牧相當于刺史,當然,實際權力比刺史要大點兒,畢竟是一州軍政大權全握,相當于封疆大吏。
但是,先帝在時便取消了州牧,除京城和陪都外,全改設成刺史,削弱其權,之後州牧多成了功臣死後的榮贈。
除了讓他可以記入史書,有個身份流傳下去外并沒有什麼實際上的好處。
科科不能理解這個有什麼意義,但人類卻很激動,包括它的宿主,高興的蹦了好幾下。
它在滿寶的腦海中打出三個大問号,滿寶便詳細的給它解釋,“文臣武将建功立業一是為了封妻蔭子,榮華富貴一生,二呢?”
科科打出一個問号。
滿寶就搖頭晃腦的道:“二就是為了青史留名了。”
“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誰不想留名青史呢?”滿寶道:“我親爹沒這個封号,除了我們,沒人會記得他,再往下過幾代,要是不修族譜,恐怕後人都不會知道。但這下不會了,他有皇帝的追贈,他不僅可以記在起居注中,也會記在實錄裡,記在史書裡,将來,後人隻要翻開史書就會知道世界上曾經有過這麼一個人,做過這麼一件事。”
說着,說着,滿寶沉靜起來,又有些哀傷,“這叫死後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