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第8頁)

  後來,官差又來過兩次,裡長也膽戰心驚的看着,最後周氏的老人們這才悄悄開了祠堂,在周銀的名字上劃了一道線,假裝他賣身為奴後再也沒回來過,也已經被族譜劃去了。

  事情慢慢平息下來,再也沒人來問周銀,事情似乎已經過去,村民們似乎也忘了,但這麼些年,大家心裡不是不疑惑的。

  周銀到底在外面做了什麼,是怎麼死的,又是怎麼把這些官差惹來的。

  不僅村民們不知道,連老周家都不知道。

  一直到外面叫嚷着益州王反了,外面打起來,到處都是逃兵,然後滿寶他們的信輾轉回到了七裡村,他們這才知道十二年前發生的事。

  也才知道,那個他們從小看到大的小姑娘已經長大,都可以為了她親生父親去告禦狀了。

  老人們把這些事念出來讓後生們寫上時心中都有些感慨,這時間過得可真快呀。

  然後村長看了一下孫子落下的筆,想了想問老周頭,“金叔,滿寶要不要記在小銀叔的名下?她是獨女,又能耐,可以上族譜的。”

  老周頭想了一下便道:“記吧。”

  村長就問,“那是記咱的周氏,還是記夏氏呀?”

  “記什麼夏氏呀,當然是記周氏了,周滿,我給取的名字,當年老二都答應了,跟着大郎他們排的。”

  “可小銀叔說的不是夏滿嗎?畢竟是入贅的……”

  老周頭不樂意了,立即搶過筆道:“誰,誰說的,周滿!都十多年了,她一直叫的這名字,你要給她改姓,那就别記了。”

  村長就從善如流的點頭,一旁的老人不樂意了,張着缺牙的嘴含糊的道:“要守信啊,要守信啊……”

  老周頭假裝聽不到。

第1240章

開席

  周滿上族譜的事最後還是不了了之,修好的族譜貢上,大家上香拜過後就算是告訴老祖宗了,然後村長就把族譜拿回家去,其他人則端起案上的雞鴨羊回老周家做菜去了。

  老祖宗吃完了自然就要輪到他們吃了。

  老周家借了不少家的桌椅來,兩個院子擺不下,就擺到了門外的路上,不僅七裡村的村民,還有老周家的姻親也都來了。

  羅江縣暫代縣令之責的劉縣尉也來了,當然,他也不是白來的,還帶來慰問金。

  周銀被追贈為州牧,不僅七裡村面上有光,羅江縣也面上有光的,雖然就是名聲好聽,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但他覺得回頭綿州那邊可能還要派官員過來慰問。

  所以他想在七裡村的村口豎一塊碑,專門記錄周銀的事,不過在來前張主簿提醒了一下他,他這才想起來,太後娘娘還在呢。

  雖然他們羅江縣天高皇帝遠,他們搞些活動京城中的大人物未必能知道,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是?

  所以他就按捺了下來。

  不過周家和楊縣令關系好,還在此次平益州王反叛的事中立了大功,現在楊縣令又回京城去了,将來周家說不定真的要一飛沖天了。

  加上周家這幾年對羅江縣的财政貢獻也挺大的,多方考慮之下,劉縣尉就決定,碑可以暫時不立,但關系不能落下。

  所以他就帶着手下,拿着慰問金過來了。

  對于他們的到來,老周家非常的歡迎,将他們和白老爺安排在了上座,然後就熱熱鬧鬧的開席了。

  錢大舅母拉着錢氏的手在屋裡說悄悄話,“好了,好了,你苦日子總算是到頭了,以後也不用擔驚受怕的了。”

  錢氏笑着點頭,“我也是這樣說,這些年多虧了大哥和嫂子幫我們做遮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