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第9頁)

  殷禮笑了笑道:“娘娘有私心才是外戚。”

  而皇後沒有,她顯然一直很清醒,最妙的是皇帝與她感情很好,也信任她,所以可以是夫妻一體。

  夫妻可以一體,父子卻未必同心,皇帝和太子的矛盾前幾年還好些,雖偶有争執,但皇帝對太子大體還是贊賞居多;太子對皇帝也孺慕……

  可這幾年來,父子倆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随着三皇子長大,皇帝越來越疼寵三皇子,而太子脾氣越來越暴烈,不僅和皇帝,和朝臣的關系也越來越差……

  作為皇帝近臣,哪怕殷禮是純臣,說他不擔憂是不可能的,尤其他還在京兆尹這樣重要的位置上。

  京城的治安可是他管着的,本朝才兩代,當今是怎麼登基的他又不是不知道……

  殷或的這一問顯然勾動了他的憂慮,他歎息了一聲,忍不住揉了揉額頭問道:“你怎麼想起問這樣的事來?”

  殷或搖頭,沒有告訴他楊和書他們說的話。

  殷禮也不追問,隻道:“這種事你别摻和,在學裡好好讀書就好。”

  殷或應下了。

  殷禮還給殷或解釋了一句,莊先生直接連解釋都沒有,三個孩子請教,他直接告訴滿寶,“你隻要記住你隻是個大夫而已,皇後是你的病人,太子也是你的病人。”

  他的手在他們跟前劃了一圈,道:“這京城裡的權貴世家裡的女眷都是你的病人,你出診,他們付錢,這幾年内莫論私情就行。”

  莊先生頓了頓後道:“在此基礎人與人為善,其他的,随緣吧。”

  莊先生這麼說,滿寶便決定聽他的,一切随緣。

  不過仔細一想,她好似一直是一切随緣。

  白善也不再追問,不過卻把問題放在了心裡,偶爾閑了會想了一下,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能琢磨出答案來。

  不過三人在外面做事時的确比之前更謹慎了些,就是滿寶進宮教劉醫女他們試針時對作為試驗對象的内監和宮女也更加和善,偶爾還會在藥箱裡放上一些需要的藥材送給急需的一些人。

  比如吳公公的徒弟的同鄉,一個姓陳的公公,他就比較慘,來前,冊子上說的是他摔了一覺,但滿寶伸手一摸,發現他渾身高熱,顯然是染了風寒,整張臉都沒有血色了。

  聽他說是因為摔跤後腿腳不便,他又不敢請假,冒着寒氣去打掃,結果腰上和腿上的傷還沒好,又感染了風寒。

  他要是再治不好,就要被丢到防疫所裡去等死了。

  滿寶可憐他,便從藥箱裡取了兩副藥給他,又給他紮針退熱。

  而像他一樣不得不吃藥,卻又吃不着藥的内監宮女還有許多,滿寶也就能挑最緊要的一兩個幫,其餘的,隻能他們自己想辦法了。

  不過他們都想得很開就是了,覺得能紮針已經比原先的好很多了。

  而隻要滿寶進宮,吳公公必要做領頭人帶她去那個偏院,也必要做第一個診脈的人。

  别說,一旬下來,他臉色好了許多,連脊背都沒那麼彎了。太子見了微微一笑,對他道:“看來這針灸還真有好處,你們隻針灸不吃藥便有這許多好處了。”

  吳公公立即躬身歌頌這都是太子仁慈,皇後仁慈。

  太子便道:“我們東宮也就這麼點兒人,哪兒夠他們試針的?既然不會紮壞人,又果真可以培養劉醫女和蕭醫女的針灸,那就從别的宮殿也甄選些宮人過來吧,反正周小大夫這段時間天天都要進宮的。”

  吳公公頓了頓後低聲應下。

  當然,太子也不屑于偷偷的做,他在傍晚去看望皇後時正巧碰到皇帝在那兒,便順嘴提了一句,道:“兒臣聽周小大夫提起過,說外頭的大夫學醫慢就是因為沒有病人願意給新手紮,有的大夫專門學針灸也都要學上四五年才能上手,而現在劉醫女她們才學了一段時間已經可以找準穴位自己紮針了。”

  “母後,您不是想多培養一些醫女嗎,那不如多用些宮人,反正也不會紮壞人,他們也能得了好處,兩相便宜。”

  這話是和皇後說的,但也是說給皇帝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