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館是本朝才建立的,一開始确定的學生名額是二十個。
而本朝至今老老實實會在崇文館裡讀書的就當今太子一個,畢竟,先帝是造反當的皇帝,當今嘛,他就當了幾個月的太子就成皇帝了,且他當太子的時候兒子都能滿地跑了,戰功赫赫,并不需要再去崇文館裡念書。
正因為是第一個,所以各種規矩并沒有定死。
太子小的時候,崇文館裡的那二十個學生都是他的伴讀,都是從皇親國戚和三品京官以上的人家裡挑選的。
當年蘇堅就是其中一個,而且他是和太子玩得最好的一個。
後來這些學生有學成以後分散到各地去做官兒的,還有長殘了隻能回家繼承爵位的,也有進了東宮做太子屬官的……
然後崇文館裡的學生都散了,一下就隻剩下太子一個學生。
沒辦法,他不學好,皇帝操心操碎了,隔三差五的給他派個嚴師來,就指着能出一個高徒。
結果太子把這些老師氣走一個又一個,連孔祭酒這個從太子啟蒙時就教他的人都跑了。
這會兒他要招賢納士,給上來的名單卻是劃拉了一大幫人,朝臣們看着,不覺得他是在招伴讀,而是在招心腹呢。
看他劃拉下來的名單,簡直是把皇親國戚,勳貴世家和朝中四品以上京官的子弟全劃拉進去了。
别說朝臣了,皇帝都忍不住頭疼。
這簡直是赤裸裸的結黨營私呀。
不過皇帝一點兒沒生氣,隻是有點兒心累的把不合适的人全去掉了,問過他的意見以後開始給他重新組建東宮的班底。
沒人覺得太子是真的要招攬這麼多人,包括皇帝在内都以為他是在以此警告和報複恭王,還是在鬧脾氣呢。
但這次鬧脾氣好歹鬧在了正途上,沒有直接跑去洛州恭王府裡揍人,所以皇帝捏着鼻子認了。
白善他們這幾個從國子學裡抽進去的學生年齡偏小,進崇文館主要的職責還真是陪讀。
而太子和皇帝親手選的那些人則是奔着東宮屬官和太子心腹去的,算是給太子的班底。
于是這麼挑挑揀揀的,今天早上大佬們帶着太子在太極殿裡又談了談,終于定下了名單。
順便把崇文館的館事定了下來,還是太子的老熟人,他從小到大的老師——孔祭酒!
第1490章
安排
孔祭酒雖然有些不太樂意,但還是接受了。
自從太子妃有孕後,太子雖然還是不能讓朝臣滿意,但也變得可圈可點起來,想到太子以前還樂意受教的時候,孔祭酒勉強接過這個兼職,算了,且再試一試,萬一教好了呢?
總比真換一個太子要好。
孔祭酒在心裡憂傷的歎氣,換太子是會血流成河的。
而楊和書是戶部調撥過去的,主要負責的是崇文館、太醫署的花費,以及戶部這邊的調撥。
崇文館的花銷是一定要走戶部的,皇帝最多從自己的私房裡拿出一些來支援一下太子;
至于太醫署,之前争議太大,又是要建醫署,又要招生授徒,還要購買藥材,花銷太大,群臣不是很樂意,所以皇帝的内庫就被掏光了。
至少有八成的花銷得從皇帝的内庫裡出,所以皇帝很是精挑細選了一番管錢的人,最後挑來挑去就挑中了楊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