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經常覺得咽喉疼痛不算大事,但做大夫的都知道,許多的病都是從這一小症狀開始的。
民間因為高熱而死的大人孩子都不少,尤其是孩子,為什麼都說養孩子要到八歲上才站住?
就是因為幼兒常發燒,每一次發燒都有可能會死人。
所以大夫從來不敢小看任何一種炎症,尤其是咽喉發炎。
因為隻有白善,滿寶便将皇帝的病情詳細的和他說了一下,道:“再過兩天,陛下的病應該就可以斷根了。”
就算不斷,兩天後也能上朝了。
但皇帝比滿寶想的更早一天上朝去,倒不是他真的有多勤奮,而是為了安定人心。
所以在又貼了一天藥貼,覺得咽喉已經沒有明顯的不舒服後他就上朝去了。
當然了,不敢再諱疾忌醫的皇帝還是貼上了藥貼,于是滿朝文武都看到了皇帝脖子上貼着的藥貼,默默的移開了目光。
皇帝上完了朝,把太子提溜着到書房裡給他做苦力處理折子,然後他就甩着袖子回了寝宮,不太高興的和皇後道:“這藥貼什麼都好,就是不好看,今兒不知多少人盯着朕的脖子瞧。”
皇後笑道:“陛下再忍兩天就好了,蕭院正不是說了,再貼兩天就可以去了,不然吃的藥多了也不好。”
皇帝便道:“那藥汁雖難喝,但喝完了就完了,誰也看不出來,這藥貼……”
皇後直接打破他的幻想,“要不陛下往脖子上圍個毛子?”
那算了,因為他生病,這會兒殿裡隻能放一個冰盆,他再往脖子上圍毛子,這是要熱死?
皇帝不說話了,皇後便道:“母後那裡還擔心呢,陛下既然覺着好受多了,那我們去看看母後?”
皇帝想了想,點頭,“前兩天明達他們也吓壞了吧?幹脆叫上他們一起去母後那裡用一頓飯吧。”
皇後看了皇帝一眼,微微點頭。
于是中午吃午食的時候,太子不僅在太後殿中看到了明達和長豫、五皇子幾個,還見到了關禁閉的老三。
太子瞥了一眼老三便移開了目光,幾個弟弟妹妹則上前和太子行禮。
太子和他們回了禮,便去見太後。
太後正拉着皇帝的手教訓他,“這一次以後可不能再諱疾忌醫了,太醫既然開了藥,怎能不吃藥?你孫子都能滿地跑了,卻還做這樣的小兒之事,讓他們以後怎麼學好?”
皇帝低着頭聽了,看到太子過來便對他道:“大郎,來和你皇祖母說說話。”
太子上前,太後便問他,“你媳婦呢?”
太子道:“外面太陽大,她有些苦夏,殿裡又不能放太多冰,孫兒就沒讓她過來。”
太後點了點頭,歎道:“今年天氣是比較熱,這還是在大明宮,要是在東宮隻怕要更熱。”
她道:“她這會兒肚子也大了,能不出來就不出來吧,你近來多體諒體諒她,别惹她生氣,讓她生個健康活潑的皇孫。”
太子應下。
太後見他們都乖巧,這才慢慢高興起來,看了一圈兒人,見皇帝臉上已經沒有前兩天的病氣,雖然脖子上還貼着藥貼,卻沒再發燒,眼也不紅了;
而素來身體不好的皇後和明達看着也康健了許多,更别說太子了,精神氣都跟以前不一樣了,第一個孩子再過四個月也要出生了。
雖然不确定這一胎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但隻要有了第一個孩子,之後肯定還會有的。
太後的心慢慢平靜下來,都不得不感歎,“周滿年紀雖小,為人又沖動,但醫術的确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