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第3頁)

  滿寶和白二郎聽得一愣一愣的。

  “祖母說了,就算我們現在不住在隴州,那也是我們的故鄉,本家所在,還是應該經營好當地的。”白善意味深長的道:“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一般連自家所在的周邊都取厚租的,多半會長久不了,就是世家豪族,他們也得對自家周邊的佃戶寬容一些的。”

  很現實的問題,但不知為何,滿寶心底有些發冷,她暗道:這不就是百科館裡一些書上寫的剝削嗎?

  白善顯然也想到了,看了滿寶一眼後道:“你要自己管職田,對佃農們來說未必是壞事。”

第1629章

放長假

  别的不說,就算是老周頭,心也并不硬的。

  莊先生點了點頭道:“戶部之所以那麼快答應把職田交給你們自己管,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今年雍州旱災,一般的百姓還罷,家裡多少有些存糧,不然勒緊了褲腰帶熬一熬今年也就過去了,但那些佃農恐怕處境艱難。”

  所以佃農更難管了,戶部能夠少管一部分田地就少一些麻煩,要不是職責使然,全交給個人他們也是願意的。

  果然,莊先生遞上去的申請單很快就有了回複,戶部直接把手續給他們辦好了,正好,他們的職田其實六月時就分好了。

  隻是地裡還有莊稼,屬于前一任官員的收益,所以還不屬于他們。

  但現在地裡的莊稼多半已經收上來了,因此戶部直接将地址和文書給他們,讓他們照着地址去找裡長就可以去看職田了。

  因為周滿和他們尚書大人家小公子的關系,戶部的官員還額外提醒了一句,“你們要雇傭佃農,最好重陽之前便去定下,不然過了重陽,你們再想找佃農就難了。”

  對于戶部來說,管理職田最難的并不是缺少田地,而是缺少人力。

  莊先生将此事記下了,然後回去轉告給三個弟子。

  莊先生道:“正好,白善、白誠,将來你們都要從一地父母官坐起,這次,你們就從管理佃農開始吧,不過在此之前,你們得先找得到願意租種你們田地的佃農。”

  白善和白二郎覺得一點兒問題也沒有,在羅江縣,隻要有地,還怕沒人種地嗎?

  老周頭也是這麼想的,他才從莊先生那裡知道了這件事,後腳立即讓周大郎把東西收拾收拾,“等滿寶休沐回來過中秋,我們立即就去雍州看一看。我聽白老爺說,雍州那邊和我們羅江縣大不一樣,那邊的田地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很少有山,而且分給官員的職田都是熟地呢。”

  周大郎聞言就回去收拾東西,收着收着覺得不對,跑回來問他爹,“爹,我們都去雍州種地了,那家裡的地怎麼辦?”

  老周頭就沉默了起來,又開始摸後腰上的旱煙袋子了,錢氏見了就拍了一下他的手,對周大郎道:“老二和老三都在家裡呢,怕什麼?老三是種地的好把式,誰誤了地,老三也不會誤了的。”

  “可就二弟和三弟他們,人也太少了,家裡這麼多地呢,還有山上種的藥材……”

  “老二在呢,忙不過來他會請人的,”錢氏并不是很擔心這一點兒,道:“倒是你們,我聽莊先生的意思,似乎雍州那邊很難找得到種地的人。”

  老周頭道:“有地還能少了種地的人?你沒聽白老爺說嗎,雍州是陪都,知道什麼是陪都嗎?”

  錢氏還真不知道。

  老周頭也不知道,但他會吹牛,“就是很大的城,這麼大的城能少得了人嗎?有人,就會有種地的人,放心。”

  錢氏看他驕傲成這樣,更擔心了,想了想後道:“等滿寶出宮了,我跟你們一塊兒去。”

  “你去幹什麼?”老周頭嘟囔道:“你身子不好呢,不能來回奔波。”

  “我身體已經好了,從村裡到京城十二天都走了,還怕去雍州的這半日路程?”

  家裡的事兒老周頭還真說不過錢氏,所以錢氏決定要去,老周頭還真攔不住她。

  結果錢氏不僅自己去,她還去約上了劉老夫人,“我聽說他們宮裡中秋放長假呢,老夫人不如也去雍州裡玩一玩,我們是鄉下人,見識少,還想請您老人家去了給我們掌掌眼呢。”

  他們家隻請過短工,連長工都沒請過,更别說佃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