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郎哪兒知道?
不過為了不讓他爹放心,他毫不猶豫的點頭,“肯定會的。”
老周頭這才放心。
已經被預定了要收禮的滿寶并沒有要給白善準備禮物的意思,她見崔氏的情況穩定下來後便要收拾東西回家去。
楊和書就留下她道:“唐知鶴午時要過來,你不如留下一起用飯。”
滿寶想到她也許久不見唐大人了,于是點頭應下。
唐知鶴還真跑過來用午飯了,崔氏還不能出産房,因此飯廳裡隻有他們四人和伺候的下人。
唐知鶴笑問滿寶,“聽說你自己掌了職田,怎麼樣,戶部給你分的地還好吧?”
滿寶點頭,“很好,比我們七裡村的地可平坦肥多了,關中平原居多,就是比我們川蜀好。”
她想了想後道:“除了夏天太熱,冬天太冷外沒别的太大毛病了。”
唐知鶴:……
他扭頭和楊和書道:“還挺挑剔。”
楊和書笑了笑,問滿寶:“你找到佃農了嗎?”
滿寶點頭,“基本上是以前的佃農租種的。”
楊和書微微挑眉,問道:“你是怎麼收租的,他們竟然願意續租你的職田?”
唐鶴對這些事兒不熟,聞言還有些奇怪的擡頭,“怎麼,雍州佃農很難請嗎?”
楊和書瞥了他一眼,顯然這位縣令是不知道職田裡的貓膩的,他沒說什麼,看向滿寶。
滿寶将口中的菜咽了下去才道:“我隻收四成的租子,麥種我全供,稻種我供一半,其他的種子他們自己負責,除此外,我還打算給他們二十頭牛。”
唐縣令還沒說話,唐夫人已經道:“才四成的租子,你給這麼多東西,一年下來還能賺多少?”
滿寶笑道:“頭一兩年或許賺得少些,等後面就多了?”
唐夫人挑眉問,“怎麼,你後面要漲租?”
滿寶搖頭,“學嫂,最珍貴的并不止是職田,還有他們的人力,有些收益這一時半會的看不到,日子久了就看到了。”
楊和書便想起他們在七裡村的那個小莊子,作為那個小莊子各種意義上的常客來說,他可是能大約算出他們的收益的。
楊和書問她,“你給出的條件這麼好,是不是也對他們有要求?”
滿寶點頭,“我讓他們全聽我們的,隻要是有關于莊子裡的一切事物,都是四六分成。”
唐夫人不覺得這算條件,“佃戶本不就是要聽主人家的嗎?”
滿寶想了想後道:“心甘情願的聽和不心甘情願的聽是不一樣的。”
三人一時不解。
滿寶就舉了一個例子,“莊先生以前給我拿了一本《易經》讀,我對坐着讀了一上午也沒看下兩頁來,看完了還不進腦子;但我自己看話本就不一樣,一上午我能看下半本來,眼睛都不帶眨的,我還能全都記住了呢。”
三人:……
滿寶道:“這就是心甘情願和不心甘情願的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