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善和白二郎也設身處地的想了想,更加敬佩楊和書了。
白善更是直接倒了滿滿的一杯茶道:“楊學兄,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以後我要是去夏州,一定給你帶許多好吃的。”
楊和書笑着舉杯,“那我等你的好吃的。”
唐鶴懶得去戳穿他,琢磨了一下味兒道:“楊貴妃就算是為了五皇子,也不會答應吧?”
楊和書道:“那就要看在我這位姑姑心裡,是兒子重要,還是娘家更重要了。”
“或者,我父親口才了得,能夠說服了他們母子。”
白善自信滿滿的道:“不會的,五皇子又不傻,他要是認下這事,他将來怎麼辦?”
第1763章
君臣
“并不會怎麼辦,”楊和書道:“他會說,陛下早已查清原委,知道此事和你們母子無關,隻是現在也沒有确實的證據證明是你舅舅所為,你們母子主動應下,皇帝素來寵孩子,他知道你這是因為憂心舅舅,心裡隻會心疼你,覺得你是赤子之心又孝順,又怎麼會怪罪你呢?”
楊和書道:“就是生氣也是一時的,跨過年,殿下多孝順些,陛下也就好了。看陛下對三皇子就知道,兒子們再錯,那也是兒子,虎毒還不食子,何況陛下一下疼寵五皇子?”
白善三人聽得目瞪口呆地,要不是看到楊和書臉上沉寂的表情,他們幾乎都要相信這番話了。
楊和書幾乎能猜到他父親說這番話的表情,他幽幽歎息了一聲道:“貴妃進宮時間早,對楊家很有感情,和堂叔也兄妹情深,所以我不敢确定。”
滿寶則關心另一件事,說起來,她到現在都沒确定徐雨和許安兄弟倆的仇家是誰呢。
“所以宮裡那些細作是都是楊溶培養的?”
唐大人沒說話,案子豈是可以随便外露的?
楊和書卻沒多少顧忌,笑道:“怕是不止楊溶一家,還有其他家,比如崔家、王家、盧家,而這一家之中又分為需多加,比如我楊家,那件事我父親應該沒參與,但宮中也必定有他的人手。”
滿寶愣愣的問道:“為什麼?”
“為的可就太多了,”楊和書道:“說不上對錯,要真問為什麼,那應該是為了整個家族吧。”
他道:“也沒指望他們做什麼,好好當差,将來楊氏若有女子入主後宮,那就可以将這些人手用起來;或是将來楊氏有滅頂之災,他們可以示警一二,其餘的便是打聽一些消息了。”
滿寶不可置信的問,“這不算錯嗎?”
楊和書微微一笑道:“你以為各世家裡就是幹淨的嗎?我這家裡也有别人家的耳目,更不少宮裡的耳目的。他們也并不打算此時害我們,不過是有備無患而已,要都論出對錯來,那得往前論上百年了。”
不僅滿寶,就是出身世家的白善和白二郎都目瞪口呆,“你們家裡也有細作?”
楊和書笑着颔首道:“自然,别的人家或許沒有,我家是族長一支,前朝大亂時手上有過七八萬的部曲,這裡頭怎麼可能全是忠心耿耿的人呢?”
他毫不避諱的在三人面前道:“曆朝曆代都是如此,君臣既可以相得,也可以互相攻守。但陛下心懷天下,我們這些人也不該隻看到家族榮耀,也更該看一看族外的百姓,還看一看千秋之後。”
楊和書贊許的看着白善和滿寶道:“或許你們二人才是最能理解的,君臣既然目标一緻,那就是君臣共治天下,彼此該以信任為先。當今任人唯賢,君行君道,臣也該盡臣意,天下自然太平。我堂叔和父親僭越了。”
唐鶴驚訝的看向他,這是他第一次聽他說這樣的話,忍不住微微坐直了身體,問道:“你果真是這樣想的,天下百姓竟比你的家族還重要?”
楊和書微微颔首,看了白善和周滿一眼後道:“我記得你們二人與我說過,人百年之後都是枯骨,而百年子孫相傳,也該出五服了,再傳個百年,血緣關系早不知淡到了何處,往前千萬年來數,人不都是出自炎黃嗎?與其眼界如此之窄,隻看一族之利,不如看全天下百姓的利益。”
白善和滿寶一臉迷茫,指着自己的鼻子問:“我們說的?”
楊和書皺眉,歪頭問,“你們不記得了嗎,那年秋收,我去七裡村巡視,看到你們在地裡收稻子,午時你們收工在棚子裡休息,不知誰摸出一本野史話本來,上面有許多小故事,其中一個是曹操問荀彧,家族和君國孰重?荀彧回答說是家族,這番話,就是當時你們說的。”
白善和滿寶對視一眼,第一次感覺到記性有點兒差,倆人一起看向白二郎,疑惑:“我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