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第10頁)

  孔祭酒沒想到自己有一天還能和拉媒扯上關系,不過還是讓博士們将各自班裡的未婚學生報了上來。

  殷禮上午問的,下午就拿到了,然後就開始拿着名單去國子監裡坐鎮,先找出他們年中的考試成績單,隻要在十二名以外的直接排除。

  一個班就二十個學生左右,都排出十二名以外,那還有考慮的需要嗎?

  殷禮直接刷刷的在名單上劃紅杠,這一下就把名單上的大部分人都刷下去了。

  然後看家世,籍貫太遠,家世特别不好的劃掉。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拿着剩下的名單上國子監,開始一個班級一個班級的走過去,點了名讓人站起來給他看,長得不好看的直接劃掉,剩下的看臉的時候随口問幾句,比如定親了沒有,家裡有幾口人……

  人口太多的劃掉,定親了的更不用說,也直接劃掉。

  殷禮隻費半天功夫就走完了,下午就把剩下的名單整理了一下上交給皇帝,留下國子監裡一群懵逼的少年和青年們。

第1958章

名單

  皇帝翻了一下名單,心情很不好,“就這幾個人?好多名字朕都沒聽說過。”

  皇帝翻到最後看到一個勉強熟悉的名字,“季浩?這不是季相的孫子嗎?”

  “是,”殷禮道:“臣本将他排除了的,但後來想想,國子監裡剩餘的人不多,他,家世還是可以的。”

  皇帝遲疑了一下,雖然很不滿意季浩,但還是留着他了,然後看了一下他在國子監裡的排名,有些嫌棄,“排名這麼靠後?”

  殷禮道:“他是恩蔭進去的。”

  皇帝更嫌棄了,加上他曾經有與人争鋒從馬上摔下來的前科,皇帝便思索着在他的名字後劃了半個圓,這就不是很滿意的意思。

  但殷禮垂下眼眸一看,見皇帝統共就劃了三個半圓,其他的全劃去了,顯然都不滿意。

  季浩能留下還是因為他的家世,而不是他本身。

  皇帝歎氣,“我記得以前國子監裡有個叫易子陽的,他也定親了?”

  “易子陽是易達之孫,被選入了崇文館,不過臣隐約聽人說起過,他已經定親,而且他的歲數……”

  和明達公主差的也有點兒大。

  “倒是封尚書的孫子還未定親。”

  皇帝直接否定了,“他不行,都及冠了也沒定親,朕聽封卿說他心性沒定。”

  給長豫選驸馬的時候皇帝都沒看上他,更不用說現在了。

  不過,“将崇文館和弘文館裡的未婚适齡學子也列入吧,特别是弘文館裡的生徒,你仔細的查一查。”

  殷禮:……

  弘文館裡多是皇族子弟,隻有少數幾個是高官子弟,年紀多半都及冠了,這個年紀還沒成親和定親的人很少。

  恭王在就藩前就一直在弘文館裡任職,算是弘文館的實際掌權人,也是因為這個國子監的學生對恭王的感官很不錯。

  讓弘文館的崇文館的學生入選……

  這些念頭也隻在殷禮心内繞了一圈,然後應下去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