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真不會。
他是家生子,姓黎,但祖父是劉老夫人的陪嫁,他祖父那時候就是管事了,給劉老夫人管着嫁妝。
等到他爹,好歹還有進府伺候這個過程,多少會伺候人,可是後來他爹也出來做了管事,管着外面的莊子和鋪子。
所以輪到他的時候,劉老夫人恩典,他七八歲時就跟着父親在店裡跑腿,說是下人,但日子過得不差,跟外面的人相比,就跟小少爺差不多。
劉老夫人特意将他從隴州那邊調過來,就因為他經常跟在白大管事的身後出門經營白家在外面的産業。
什麼糧食、布料、木材等,天南海北他全都走過,大管事是不可能丢下手上一攤子事兒出來的,所以劉老夫人便精挑細選了他,就是認為他有很豐富的出門經驗,在人情世故上也不差,對白家和劉家上下的事兒也了解,出門在外,對家中各處的産業了解不說,要是遇上白氏和劉氏的姻親故舊他都能提點一下。
白善要是需要用人,他出門請人更便利。
他年紀也不大,二十有三,所以,生火會,煮飯還真不會,一點兒經驗也沒有,比白善都不如呢。
說真的,他到現在都不太理解老夫人,為什麼不給少爺身邊放一個伺候的小厮。
至于大吉,他雖然一直跟在少爺身邊,但誰都知道他不是小厮,甚至不是長随,而是心腹,隻保護少爺的安全。
大吉身邊都有一個小厮伺候呢。
雖然端水浣洗衣服這些事兒都由小厮來做,但少爺身邊沒有貼身伺候的小厮,夜裡想喝水都要自己起身。
沒看殷或和劉煥身邊都帶了人嗎,他今天上樓的時候就發現了,長壽和劉煥昨天晚上就換了位置,跟殷或住一個屋,夜裡有小厮吩咐,早上也有小厮貼身伺候,那是吐個口水都有人遞痰盂的。
不像他們家少爺,一直和堂少爺住在一起,别說倒水這樣的小事兒,要換衣服時還得自己翻箱子找,有時候想想他都心酸。
現在見他們還要自己生火煮飯,黎管事更心酸了。
他張了張嘴,想說他不會不要緊,他可以學,白善已經笑眯眯的揮手道:“我們在廚房裡自己煮着玩兒,你去幫我們打聽一下這裡的魚餌都有些什麼,可有賣沒有,要是沒有去哪裡挖,我們下午去釣魚。”
院子裡的莊先生一聽說要去釣魚,立即溜達過來,問道:“去哪兒釣?”
白善想了想後道:“這裡不行,這裡行人多,洗東西的人也多,隻怕魚都被驚跑了,不驚跑也機靈得很,隻怕不會咬餌,所以我們出去,沿着湖往上,去人煙少的地方看看。”
莊先生颔首,就指了一個方向道:“那個方向林密草多,湖水從那兒流出去,而且那裡沒有房屋,聽人說這個小鎮的田地多在那個方向,去那裡應該可以。”
說完後道:“我和你們一起去。”
他也許久沒釣魚了,想想還有些開心呢。
黎管事的諸多想法就被這些事擠沒了,他道:“那得坐馬車去,少爺,要不要準備一些茶點瓜果?”
大家一起點頭,這個是需要的。
第2212章
愛幹淨
小鎮是建在綠洲之上,但并不是說綠洲隻有小鎮這麼大,湖水綿延而去,最後消失在沙漠之中,一路上自也有綿延的綠樹綠草伴随,這一片都屬于綠洲的範圍。
而小鎮的人沿着綠洲旁邊可以耕種的土地開出地來,還挖有溝渠引水,有的人甚至把瓜果種到了戈壁上,偶爾澆點兒水而已,雖然結的瓜果有點小,但還是很甜的。
以前過路的客商多的時候,品相好的他們會買了帶走,送到别處去售賣,這些不好的則是客商們自己買了解渴,而且他們自己也吃。
但今年人來得少,大棚裡上好的瓜果都賣不出去,他們自然不在意戈壁上的那些瓜果了。
滿寶他們将釣具放在車頂上,扶住莊先生上車後就跑去把自己的馬牽出來,樂颠颠的騎馬去。
殷或不想騎馬,因此和莊先生一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