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第7頁)

  反正就是分來分去的,所以……很窮。

  當然,這個窮是和京城周邊的縣相比的,比之羅江縣還是好太多了,好歹屬于中縣呢。

  分給周滿的四個村也還不錯,隻是因為被分來分去的,所以之前上級官員都沒有很認真的打理,所以有點兒窮。

  因為禮部是太子管着的,基于周滿是太子的人的認知,禮部的官員們就天然對她有好感,畢竟他們是自己人嘛。

  所以被滿寶拉着問的禮部官員很盡心的和周滿科普,“這武屯鄉因為有古城,前朝時商業很發達,來往長安的客商很多都會在那裡停留,說是鄉鎮,其實比當時的萬年縣還要熱鬧。”

  京城是經過戰亂的,當時京城打起來,很多人都搬到附近的向村裡躲避,久而久之,武鄉縣反倒發展得比萬年縣還要好了。

  “于是先帝登基後,見萬年縣實在冷清,就将栎陽并入萬年縣,當時的萬年縣縣令就将栎陽那邊的人和客商都引流到了萬年縣……”禮部官員頓了頓後道:“但後來因為縣太大,不好管理,而且長安縣和萬年縣,該當以長安縣為主,加之雍州要為陪都,于是先帝又将栎陽歸到雍州,單獨成了一縣。”

  但之前聚集在栎陽的客商,權貴,官員等都跑到萬年縣去了,他們是不可能再回去的,于是栎陽古城就一日比一日荒廢,到現在已經和普通的鄉鎮沒兩樣,甚至比它們還要顯得破敗。

  滿寶:“……我,我就吃個食邑而已,這是縣令們該操心的事吧?”

  禮部官員愣了一下後就颔首笑道:“是,的确是縣令們該操心的事。”

第2435章

請教

  像王府有長史之類的,那是朝廷委派去給他們管理食邑的官員,但像周滿這樣的,當然是沒有的,食邑她得自己和栎陽縣縣令相商,

  像白善和白二郎,他們得的食邑,直接就讓人給當地的縣令傳話,一切遵照朝廷的法令來辦,他們隻管到時候查賬本拿稅賦就行。

  當然,他們要想管理也可以,但也都要通過當地縣令,比如益州王,他以前要給封地加稅,也要先和州縣的長官打個招呼。

  當然,也并不是他想加就可以加的,縣令要是覺得他的要求無理,可以給皇帝上折子告狀,然後皇帝或者皇室宗正申饬對方,拒絕他的加稅。

  反正就是,它自有一套運行的規矩,滿寶第一次做鄉主,不太有經驗,所以對這些規矩不太懂,便偶爾和新晉的縣子和縣男交流一下。

  白善和白二郎很幹脆的當撒手掌櫃,“我們的食邑遠着呢,在隴州,一切照舊就行,我們也管不到。”

  滿寶就去找明達和長豫說,“你們的食邑可比我大多了,到時候要怎麼管?”

  長豫道:“有長史呢。”

  哦,對,公主府也是有長史的。

  明達道:“努力發展農業,滿寶,你之前不是說過,你們在七裡村的小莊子賺了好多錢,你一開始讀書遊學的錢都是從那來的嗎?”

  滿寶點頭。

  明達便道:“我的莊子和食邑更多,可以用的土地和人更多,我是不愛做生意的,與民争利總會傷民,倒是農為國之本,也可支撐我的花銷。”

  長豫:“可我的奶嬷嬷說,種地的人窮,做生意的才富呢,你種一頃的土地,一年的收益都沒有走商一次來得多呢。”

  滿寶道:“聽你這麼說,好似行商就不會輸一樣。”

  她道:“這世上的事,有大利益,那就有大風險,行商也沒我們看到的那麼好。”

  滿寶這一趟去西域可是看到過不少的,她道:“有的人來回一趟是賺了,但更有人出去一趟,不僅丢了兄弟夥計的性命,還虧得血本無歸。世事無常,你怎麼就知道,你次次經商都可以順利呢?”

  長豫公主道:“你四哥……”

  “那是因為他運的都是不太值錢的商品,賺的多是辛苦錢。”滿寶走了一趟才知道像她四哥這樣的,虧是不容易虧的,但同樣的,賺的也不比别人的多。

  最賺錢的行當還是布匹茶葉瓷器這些,特别是布匹,好似不管你運多少出去都能賣出去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