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第5頁)

  不過他雖然住在七裡村裡,但家産卻不少的。

  他不僅是羅江縣最大的三個地主之一,嗯,現在是兩個了。

  在綿州也有不少的田地和鋪子,雖然每年賺的錢不是很多,但這二十年來,他花的不多呀。

  一直給孩子們存着錢呢。

  買兩個宅子還是綽綽有餘的。

  他不僅能買宅子,還能買其他的東西給他小兒子做嫁妝,哦,不,是聘禮。

  這一點兒上他和老周頭很有共同語言,因為說起聘禮,他最先想到的也是田地。

  從小就是地主,一直到現在都是地主的白老爺認為,隻要有地,那就有地位,有金錢,還有權利,所以土地是最必須的。

  在給白二郎準備聘禮時,他最先想到的就是土地。

  當然,他并不是現在才買的,從他上京後他就在京城附近四處打聽了,也打聽到了雍州,和老周頭一樣分批的入手一些合适的田地。

  嗯,他買的比老周頭多多了。

  他将這些地契分好,給白二郎看,“看到沒有,宅子算什麼,那不值多少錢,真正值錢的是這些地。”

  白二郎張大了嘴巴看着,忍不住伸手去扒拉這些地契,問道:“爹,這些都是我的?”

  白老爺就拍掉他的手,“當然不是,有一半是你大哥的。”

  他道:“禮部特意叮囑過,不讓我們準備太多的聘禮,說是要合禮制。”

  雖然白老爺不懂為什麼娶公主還得要求少聘禮,但禮部既然那麼暗示了,他就隻能照辦。

第2499章

嫁妝

  禮部之所以這樣暗示,除了規制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皇帝的暗示。

  皇帝給兩位公主準備了不少的嫁妝,白家準備再多的聘禮都要轉變成嫁妝,那就超出禮制太多了,皇帝覺得這樣不好。

  他之所以這樣心虛,自然是因為前些年因為嫁女兒被魏知怼了一頓,當然,他認錯了,隻是沒改而已。

  這一次一連嫁兩個女兒,皇帝讓國庫準備的嫁妝也不少,踩着禮制的上線下的單子,然後他再私房給一點兒,皇後也把自己的嫁妝分了,這一不小心超出的就有點兒多。

  魏知上次已經上谏,皇帝這段時間都不太想看見他,每次看見他,他都要念叨一次,心虛。

  老周頭對此很不理解,“這位魏大人怎麼這麼多事,這當爹的給閨女嫁妝有什麼好說的,這是皇帝的錢,他愛給誰給誰,怎麼還要聽一個外人說的話?”

  滿寶道:“話不能這麼說,天家無私事,何況此事涉及禮制,并不是陛下一人的事,更不止是皇家的事,明達已經拒絕了兩次這麼高的嫁妝,隻是這是陛下和皇後對她的疼愛,她也不能太過強硬,不然會傷陛下的心的。”

  老周頭不理解,“這嫁女兒不是自家的事嗎?”

  滿寶搖頭,白善也搖頭,道:“禮制就是規範人的身份和社會關系,陛下還有姐妹,按禮,先帝的公主們貴于陛下的公主,超出禮制的陪嫁不僅會打破這種關系,還會給後人留下不好的事例,将來有人照樣學樣怎麼辦?”

  白善道:“陛下愛女之心可以理解,但魏大人更沒有錯,他是站在大局上看待此事的。現在陛下隻是踩着禮制的上線讓國庫準備禮單,剩下的自己補貼,但若是将來有一任帝王不願意從私庫中拿錢,或者私庫中沒錢,卻又想給出嫁的公主這一份體面怎麼辦?”

  老周頭:“怎麼辦?”

  “他就會轉嫁給國庫,底線是一點一點被往下踩的,”白善道:“何況,陛下的私庫也不是單屬于他一人的,除了他之外,還涉及到其他皇子女,更不要說,太醫署、太常寺這些常需要皇帝補貼的部門了,他給公主的陪嫁多了,那給太醫署和太常寺的東西勢必就會少了。”

  太醫署現在仍然有四成的支出是從皇帝的私庫走的,想要國庫完全負擔它的支出,應該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