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第1頁)

  鄭大掌櫃深以為然的點頭,不過他們這些杏林世家的子弟一向結親晚,二十四五才成親的比比皆是,這麼一想,他兒子也就不是十分的晚了,正好嘛。

  鄭大掌櫃在心裡安慰着自己。

  滿寶卻想起鄭芍來,“鄭芍的年紀也不小了,怎麼一點兒動靜也沒有呢?”

  鄭大掌櫃道:“他父母沒什麼見識,因此沒給他操持吧。”

  鄭芍老實木讷,當初鄭大掌櫃正是看中他這一點兒才把他送到周滿身邊做藥童的,但他這樣的性格在家裡就不是很受寵,底下還有機靈體貼的弟弟呢。

  現在他弟弟的孩子都快要可以上街去打酒了,他還沒定親呢。

  滿寶想了想便憂愁起來,她不僅要操心侄子侄女們的婚事,還要操心徒弟的婚事,好忙啊。

  但她也就在心裡忙了一下,不一會兒聽到前頭一片熱鬧,立即就跑過去湊熱鬧了。

  鄭大掌櫃就搖了搖頭。

  白善他們在玩投壺。

  周四郎本來攏着手靠在一旁看,見白善就中了八支箭大家就鼓噪起來,便不由站出來道:“我來試試。”

  白二郎就把手裡的箭給他,周四郎瞄了瞄,丢出第一支箭,掉出去了,第二支箭,擦着瓶口落下,大家毫不客氣的“籲”了一聲,但周四郎眯着眼睛投出了第三支箭,然後,下面的箭支,每一支都投進去了。

  他一口氣把劉煥手裡的十支箭也給投下去了,衆人目瞪口呆,鼓噪起來,将手中的箭都給他,想要看看他到底能投進去多少。

  周四郎一支一支的往裡扔,有時候壺裡的箭都快滿了他還能投進去,衆人驚歎不已。

  周四郎就甩了甩頭,得意的道:“比我們小時候打鳥容易多了。”

  周五郎和周六郎也躍躍欲試,他們從小就是周四郎帶着的,打鳥也很厲害的。

  在一旁看熱鬧的丁大夫忍不住和陶大夫小聲嘀咕:“這周家人别的且不說,以前在村裡必定是一霸。”

  瞧這會的都是什麼呀。

  陶大夫笑。

  滿寶擠上去,也被激起了好勝心,也拿了箭矢排隊要上。

  白善站在她邊上,笑問:“鄭大掌櫃找你什麼事?”

  “中藥材和給徒弟們說親的事,”滿寶一句話概括,然後憂愁的道:“鄭辜的親事有着落了,但鄭芍的還沒有,我發現我身上落的差事越來越多了。”

  白善悶笑,“你這都是自找的,大哥他們也沒說讓你給立學(三頭)他們說親事,是你自己攬下來的,不過相比于立學他們,鄭芍的婚事應該要簡單得多。”

  “為什麼?”

  “因為他已經可以養家糊口了,”白善道:“他現在是相州地方醫署的蜀長,好歹是從九品,吃着朝廷的俸祿,便是少,養家糊口卻是沒問題的,也受人尊敬,要說親事應該不難。”

  總比他做藥童的時候說親事要容易得多。

  相比之下周立學他們三個才難。

  他和周立固(四頭)還在上學呢,明年若能考中明經還好說,考不中,未必能說到比周立重(大頭)和周立威(二頭)更好的親事。

  更不要說周立如了,她現在不僅讀書,還是小娘子,依照滿寶的打算,她還得在太醫署裡再讀兩年學才能出師呢,就是出師參加工作了,也得繼續學習。

  白善想到這裡,不由去看了一眼正跟周四郎他們笑哈哈的劉煥,扭頭和滿寶道:“你不覺得劉煥很合适嗎?”

  滿寶扭頭看去,“因為他随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