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也沒立刻答應,而是道:“我們得商量商量。”
“行!”周五郎道:“你們明兒給我一個準話,願意留下我一定不會虧待了,不願意留下我也不怪,回頭缺的人我再到外西城那邊去找。”
那邊有很多外地來的人,搭了棚子在京城讨生活,隻要給錢他們就能幹活兒。
三個工頭在各自的人裡穿梭,商量了一晚上後最後大部分都留下了,隻有十多個因為家裡人少,不得不回去忙農活兒,因此選擇了回家。
周五郎高興起來,這樣手底下都是熟悉的人,關鍵是他們修路也熟了,速度會快一些。
周五郎道:“你們今天先回家去見見家人,明兒一早再過來,我也再去找一些人,湊足三百人,速度要是夠快,七八天說不定也能完成了。”
三個工頭一聽,目光一閃,将他拉到一邊道:“先不忙找,不如等我們回村裡去找人,說不定能有人願意來呢?”
“不錯,都是同村的熟點兒,幹活兒也有照應。”
目前來的這三百人并不是來自同一個村,而是來自三個村,其中一個村隻抽了七十戶,而且他們肯定在别的村有親戚,這個活兒大可以找熟人來做。
周五郎想了想後點頭答應了。
于是大家把剩下的那點路給砸瓷實了便收拾了東西各自散去。
臨走前,工頭還找周五郎确認,“這就算十日的役令了。”
周五郎點頭,“對,算十日,我明天再跟縣衙上報。”
大家這才放心的散去。
第二天他們果然帶來了人,補足了離開的人,不多不少,正好三百人。
周五郎松了一口氣,便帶着他們接着昨天修的那段路繼續往下修。
白二郎跑來看了一眼,見他們分成了三組,同時三個路段修建起來,速度極快。
他就站在周五郎邊上,贊道:“行啊周五哥,很有規模嘛。”
周五郎也是頭一次管這麼多人,很是自豪,“還好,還好。”
白二郎問:“這一截路大概要修多久?”
“最多十天,最少嘛,”周五郎左右看了看,小聲道:“我拿了兩萬錢給石場那邊的人,每天由他們給我們将石子運來。”
那樣速度會快很多。
白二郎算了算,不解的問:“他們一天的夥食得多少錢啊?”
周五郎道:“一人大概花銷個八九文吧。”
畢竟要有肉,幹的又是力氣活兒,吃的多。
白二郎:“……那你還賺什麼錢?”
他和明達就給了他二十萬錢。
周五郎就一臉深沉的道:“你等着吧,我肯定賺錢的。”
就算不賺,也應該虧不了吧?
周五郎咽了咽口水,其實心也有點兒虛,他工錢是不是開高了?或者和白二郎他們要少了?
事實證明,虧倒是不至于虧的,因為有了石場的努力專門來送石子,大家又有了經驗,且因為工錢的原因,大家都比較賣力氣,第六天中午路就修到新城外頭,跟新城外的那條大路連接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