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第8頁)

  他算數是不怎麼樣,但記憶卻很好。

  一筆一筆都記得非常的清楚,當然,他隻會算個人的,總數是不知道的。

  周立君撥算盤撥得啪啪響,不一會兒就道:“一共去了十二萬六千一百二十八,五叔,不算你自己這六日的工錢,你一共賺了七萬三千八百七十二。”

  晚上九點見

第2550章

候缺

  周立君琢磨了一下這收益,挑了挑眉道:“行啊五叔,你這一天就賺了一萬多錢呢。”

  站在門口的老周頭嘴巴微張,半晌說不出話來。

  這會兒他總算不說周五郎在家不做飯的話了。

  他琢磨了一下後看向地上那堆錢,問道:“你得交多少給公中?”

  周五郎還沒說話,周立君又撥了一下算盤,然後道:“兩萬九千五百四十九文錢。”

  老周頭立即道:“行吧,數出來給我拿回去。”

  周五郎:……

  這些銅錢他都還沒捂熱呢。

  他連忙問周立君,“那我剩餘多少?”

  周立君道:“四萬四千三百二十三。”

  那也不少了,周五郎樂眯了眼,然後招呼着周立重幫忙來數錢。

  老爺子還站在一旁盯着看呢。

  錢氏就問道:“怎麼賺了這麼多?你該不會坑了二少爺吧?”

  錢氏和老周頭都叫習慣了,就是現在也還是習慣把白二郎叫做二少爺。

  周五郎立即道:“我可沒坑他,我都問過的,那麼長一段路,若是有善人捐路,大概就是要二十五萬上下的,我這還要少了呢。”

  所以一開始他才不确定是賺是虧。

  不過他都想好了,賺了自然好,虧了也沒什麼,反正白二郎也算是自家人,這條路本來就多數是為了滿寶和白二家建的。

  周大郎目瞪口呆,“怎麼差這麼多?”

  五萬也不少了呢。

  當下修路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縣衙征收役丁修路,其實絕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情況;

  還有一種就是善人捐路,自己拿出錢來修路修橋,這是大功德,比去寺廟裡捐香油錢和在道觀裡做法事更被人記住的大功德。

  一般會這樣做的都是當地的鄉紳。

  比如白老爺這樣的,修一條路能夠讓人念上二十年,路要是修的好,能被人念叨百年。

  周五郎道:“善人們捐路還得和縣衙打招呼的,甚至有時候胥吏還要下去監督,一來二去的花銷就大了。”

  也是因為知道這些貓膩,周五郎才從打聽到的二十五萬裡直接砍去五萬,因為他用不着走關系,也不用和縣衙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