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第4頁)

  甚至兩者是交叉在一起的,一些官員升遷了,自然就空出位置來給今年出仕的新人。

  “我聽說今年還有急病死于任上的縣官?”滿寶忍不住好奇的問了句,“是什麼病?”

  李茂約不覺有詐,周滿是太醫嘛,誰都知道她喜歡特别的病例,聽說現在她還時不時的去濟世堂看病例呢,因此隻當她是對病感興趣,歎息道:“是桐柏縣的縣令,一場風寒,說是倒春寒的時候淋了一場春雨,一開始是小病,誰知道越來越重,竟沒熬過去。”

  而且很快,前後就十二天的時間,從轉重到病逝卻隻四天的時間,讓他連做安排都來不及,所以縣衙隻能往上禀報,讓吏部趕緊派官員前去,畢竟正是春耕的關鍵時候,縣衙沒有縣令怎麼能行?

  風寒是有可能死人的。

  滿寶便也歎息一聲,然後問李茂約,“李尚書定好去接替的人了嗎?”

  李茂約搖頭,笑道:“桐柏縣是中縣,要由陛下來定。”

  可他是吏部尚書,不可能沒有推薦,滿寶也不點明,直接笑問:“李尚書覺得白直如何?”

  李茂約忍不住腳步一頓,看向周滿,“誰?”

  “白直,”滿寶直接道:“我和您舉薦一下白直,他的吏部考試卷子您還記得嗎?”

  李茂約還來不及說話,滿寶便從袖子裡拿出一篇文章來,道:“不記得也沒關系,您看看他平時做的文章?這是勸課農桑的,桐柏縣也算是産糧大縣,但我聽白直說過,縣内貧富相差太大,似乎富戶多集中在西面,東面則很貧困。”

  李茂約本來不想接文章的,但聽周滿這麼一說便伸手接了過去。

  白直能說出這番話來顯然是做了功課的,既如此,何不如給他一個機會。

第2553章

認同

  倆人一起到了皇帝書房外,熟門熟路的讓内侍進去禀報,然後就攏着手去側殿等着。

  就在這功夫上李茂約仔細的将白直的文章看完了。

  看筆墨的痕迹,這應該是許久以前的文章了。

  寫的是勸課農桑的重要性,以及縣内平衡發展的各種舉措,這其中是以綿州羅江縣為範本。

  羅江縣為下縣,很窮,但再窮裡面也是有富戶的。

  而貧窮的大多數是山裡的人,基本上自給自足,就算有永業田,賦稅也不重,但因為山路難行,許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到過縣城,更别說到别的縣去了。

  因此家裡的錢也不多,因為用不着。

  在村裡和鎮上看大夫,可以用糧食和家中的布匹抵債,并不是非用錢的。

  所以白直認為路很重要,隻有讓他們走出去,哪怕隻到縣城,他們有了需要的東西,需要花錢的時候,那麼,他們山裡的東西便也能運了出來,因為外面的人也需要山裡的東西。

  雖然在七裡村生活的時間不長,但白大郎偶爾回家時,看着他弟弟跟個泥人似的,春天跟着白善周滿上山找菌菇,夏天跟着村裡的大孩子下河摸魚,秋天則跟着人去山裡裝竹鼠,冬天還能去挖傳說中甜甜的樹根……

  他就知道,山裡有很多很多可以作為商品,能夠給山民帶來錢财,然後再換取他們需要的東西的東西。

  白直深入淺出,這一篇文章寫得不短,卻讓李茂約覺得意猶未盡,一點兒不覺得繁冗。

  李茂約暗想,不愧是白誠的親兄長,辦事的能力且不論如何,這文章卻寫得務實,很引人入勝。

  李茂約點了點桌子,其實桐柏縣現在東部的情況便與文章上寫的羅江縣的困局有些相似。

  桐柏縣為淮河之源,轄内水網密布,又是在中原,土地肥沃之地,按說不該有如此之困的,但東部的道路年久失修,從前朝戰亂前便不成樣子了,又經曆了前朝近二十年的戰亂,他們更是自願斷絕道路,過起與世隔絕的生活。

  作為吏部尚書,李茂約也是了解過桐柏縣情況的,想要解此困局似乎很容易,隻要征發役丁修路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