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第3頁)

  郭縣令就對她微微一笑道:“不,他們表兄弟間的關系很不好。”

  滿寶表情凝滞。

  郭縣令道:“鄭二郎和鄭大郎政見不一樣,而孫家幾兄弟都和鄭大郎一樣的意見,因此和鄭二郎相争,彼此間的關系就不是很好,連帶着鄭二郎和其母親的關系也不是很好。”

  他道:“這一次他在京城受傷,而在他受傷前孫志來過京城一趟,就在他受傷的前兩天他回荥陽去了,這一次出荥陽來京城是為了探望鄭二郎。誰知道一出荥陽他就出事了。”

  滿寶好一會兒才消化了這番話,她盯着郭縣令問,“你總不會懷疑是鄭二郎幹的吧?他現在還有腦子想這事兒嗎?”

  “不,”郭縣令沖她笑道:“我們懷疑的是鄭族長。”

第2589章

清白的呀

  兩個兒子政見不同算什麼大事?

  鄭斐除了才華人品外,做的其他事還樣樣不讓鄭伯明高興呢,他們父子倆同樣政見不和,就如同他和他的親五弟一樣,日常相處不錯,但隻要一談到家族的發展,人生理想和對弟子的培養,那就會吵架,基本上一輩子都在鬥氣之中。

  但也沒有誰就說要殺了對方,那隻是意見不一罷了,有人喜歡吃白菜,而有的人就是喜歡吃蘿蔔,難道他還得要求天下人都和他一樣喜歡吃白菜?

  親兄弟也不行啊。

  鄭族長心裡肯定忍不下這口氣,要是妻侄動的手,鄭大郎不知情,他不會放過對方;

  要是鄭大郎和妻侄聯手,他更不會放過對方,在他看來,他好好的兒子都叫孫家給挑撥壞了。

  同樣身為世家子,且對鄭家了解很多的郭縣令都能想到鄭族長在想什麼,殷禮這個主辦案子的官員不可能不知道。

  他可還是陛下的心腹呢。

  隻不過這事兒很難找到證據就是了,恐怕就是把土匪給剿了,也找不到鄭族長指使人的證據。

  但有時候,就是這種似是而非的事态最折磨人,也最消磨人的感情。

  鄭族長會想,你沒有證據證明是我幹的,卻一直懷疑我,是本身就對我的不信任吧?

  孫家會想,你的兩個兒子自相殘殺,卻拿我的兒子來出氣,人才出荥陽就被綁,要說不是鄭家幹的,打死他們也不能相信啊。

  滿寶聽糊塗了,問道:“那真的是鄭族長幹的嗎?他怎麼不離遠一點再動手?這不是主動招惹人懷疑嗎?”

  郭縣令道:“說不定鄭族長也是這麼想的呢?”

  滿寶目瞪口呆,怔了半晌後搖頭,“不對,這一切都是猜測,若如此猜疑人心,那還能有許多的可能呢,判案怎可如此從心?你們得找證據吧?”

  郭縣令上下打量她,“周大人英明,這樣猜疑人心的确不能作為我等判案的标準,甚至連鄭族長這樣的人也知道,但這世上能夠真正不去猜度人心的人有幾個?這其中,能夠不以自己的猜度去懷疑的又有幾個?”

  郭縣令肯定的道:“除了朝中幾位大臣,恐怕就連陛下都做不到吧?”

  不錯,皇帝的确做不到,他此時就沒忍住和魏知探讨了一下,鄭家是不是要和孫家反目成仇。

  他今天早上才見過殷禮,知道了孫志失蹤的事。

  然後就被魏知給噴了,他道:“陛下應該下令地方官員盡快偵破此案,剿滅山匪,尤其是後者,若放任山匪橫行,不僅當地百姓惶恐,過路的客商也會惶惶不安,長此以往,商路便是不斷絕,也會對沿途的行商打為打擊。”

  這是涉及民生賦稅的大事,你一個皇帝還有空在這兒吃瓜八卦,而且荥陽外出現土匪是一件很好的事嗎?

  你要不要長點兒心,擔心一下鄭家私養部曲這樣的事兒?

  天下才安定了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