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善搖頭,“哪裡有空缺便去哪裡吧。”
郭縣令懷疑的看向他,京城郭縣可是全天下最大,最繁華,也是官位最高的縣,不知多少縣令想做這兩個縣的縣令呢,他實在不能理解白善為何拒絕,反而挑選的是外面的縣。
滿寶吃飽喝足了,這才有閑心關注起倆人,見他們半天說不到關鍵上,還在打機鋒,想着她和郭縣令也有多年的前後席的情誼,她不止一次的被郭縣令戳過,這次又吃了人家一頓大餐,于是直接道:“郭縣令是想問陛下對郭縣令接任長安縣的态度吧?”
郭縣令還想拉一拉感情再進一步提起此事,被周滿這一戳破,他差點兒把茶水給噴了。
滿寶和白善道:“告訴他吧,我和郭縣令關系挺好的,我們可是好朋友呢。”
郭縣令臉上就揚起笑臉道:“周大人這就客氣了,我和周大人同朝為官多年,上次周大人還請我喝茶了呢。”
滿寶這才想起來,樂呵呵的道:“客氣,客氣。”
白善便笑道:“陛下倒是有意,隻是也有大人認為這不合規矩。”
至于為什麼不合規矩,不用點明大家也都知道。
當今是很善于納谏的皇帝,要是有大臣很強烈的反對,那這事兒多半就是不能成了。
郭縣令蹙眉。
白善就若有所指的道:“但也有大人認為可以破格錄用,連魏大人都沒出言反對。”
郭縣令眼睛微亮,心中瞬間有了主意,他端起酒杯笑道:“多謝白大人提點。”
白善笑着舉杯道:“郭大人客氣,我是舍人,不上正殿,今後内子在正殿上還請郭大人多關照了。”
郭縣令笑眯眯的:“白大人客氣,我和周大人會互相關照的。”
唐大人升官的手續辦得很快,第二天門下省就審批下來送到了吏部,于是唐大人正式升為京兆府少尹,因為長安縣縣令一時沒找到,因此還是他處理事務,隻不過他底下還有縣尉縣丞可用,隻需要處理一些緊急的事。
但殷禮把人找了去,道:“岐州那邊鬧騰的厲害,新的刺史還在回京的路上,估計要七八天才能到,在京城又要述職三四日,時間拖得越久,那邊的局勢越不好。”
他道:“陛下和朝中大人們的意思是,讓你即刻帶人過去巡察,将此事處理好。”
唐大人就暗搓搓的問,“大人是想平波于無息,還是想将鬧事的連根拔除,或是想不傷人命,但打壓按服收攏那些異心人?”
殷禮瞥了他一眼道:“你主意倒是挺多,這些你自己拿主意就好,相機行事。”
唐大人:……他不太喜歡這個回答,想達到一個什麼目的你直接告訴我呀。
殷禮轉身就走,道:“我巡視去了,若無事,你考慮一下要帶的人吧,拿不準主意就去請教你父親。”
唐大人悄悄的撇了撇嘴,他知道肯定不是第二種,不然根本用不着提拔他,直接讓他的上司過去就行,殷大人出去一通操作,還需要他帶人過去嗎?
老唐大人很嚴肅,對兒子卻很和顔悅色,他也不隐瞞,直接道:“能消弭禍事自然是好的,現在鼓噪不安的都是猶如浮萍一般的佃農,他們幾乎都依附于這些土地上,因此最易被人挑撥,雖說能借力打牛使他們背後的人恐懼害怕,從而屈服,但人心情勢很難控制,你對岐州又不熟,很容易就會波及到佃農,甚至是普通的百姓。”
“所以為穩妥起見,你還是要盡量消弭于無形,若是能拿到他們指使佃農鬧事的證據,也不要急于在岐州揭發,或回京後再做打算,或等下一任岐州刺史到任後再施為。”
老唐大人頓了頓後道:“這一次岐州刺史是從雲州一帶調任回來的,那邊民風彪悍,這一位刺史可是能帶兵上草原和馬賊對砍之人,所以隻要你有證據,不用擔心他怕事不理。”
老唐大人道:“你要做的就是處理好鬧事的佃戶,将那些土地原樣贖買回來。”
唐大人就明白了。
老唐大人笑問:“想好要帶誰去了嗎?”
唐大人道:“兒子正在想。”
他看了他爹一眼,湊上去小聲問:“爹,您說我和陛下要他的中書舍人,他給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