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第7頁)

  國内城人心浮動。

  尤其他們并不是完全和外面斷絕聯系的,晉軍正在突襲國内城周邊的城鎮,幾乎将國内城孤立包圍起來的事高句麗王和朝中的将臣們都知道。

  最近幾日已經有不少人質疑高耨薩和高句麗王之前的計謀。

  雖然那一次出戰他們重創了晉将,但他們損失更大,不僅失去了一員将軍,還失去了兩千兵馬,相比之下,晉軍的損失反倒顯得不值一提。

  尤其晉國有那麼多将軍,重創了一個契苾何力,還有阿史那、封良、薛備和薛貴……

  甚至他們高句麗的先二王子都成了他們的一員大将。

  若不是那一次計中計,晉軍也不會惱羞成怒的直接将附近沒有戰略意義的城鎮也都攻打下來,讓他們現在連悄悄征集糧草都做不到了。

  加上最近各種事情頻發,高句麗王因為高二王子叛國之事,将以前投效高二王子的大臣下大獄不少,不少大臣都覺得高句麗王薄情寡性。

  高二王子叛國是誰也想不到的,他人遠在安市城,他們這些在國内城的大臣怎麼知道他要投降?

  因為高二王子投降便降罪這些曾經為高二王子說過好話的臣子,那你怎麼還好意思活着?

  他們這些人隻是臣子,但高句麗王是二王子的親爹啊,要論責任不該他更大嗎?

  而且他的兒子叛國的可不止二王子一個,五王子現在還被關在牢裡呢。

  由子及父,說真的,一些大臣心裡還是嘀咕的,他們擔憂高句麗王也會投降。

  大王要是投降了,到時候遼東被晉國收回去,這場戰事肯定需要背鍋的人。

  那誰最合适呢?

  那當然是他們這批大臣了。

  隻是想一想,他們就膽戰心驚,因此這段時間别看國内城裡因為上一場戰事人心振奮,但私底下接觸天牢裡的章徽的人一點兒也不少。

  當然,他們不會親自出面,而是挑選了一些家族的人才去接觸。

  章徽日子比以前好過了點兒,從看守天牢的衙役們那裡知道了這個消息,立即讓高五王子開口打聽,到晚上他就拿到了一份天上掉下來的東西。

  章徽一目十行的掃過讨伐文書,直接放到一旁,很是不屑,這文章寫得雖通俗易懂,卻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不值得一看。

  倒是這幾篇小故事和畫不錯,隻是粗略一看便讓人有感同身受之感。

  高五王子趴在牆上問,“章大人,晉國投放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章徽道:“用處大着呢,當今聖人有一句話說得極好,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高五王子:“國内城是靠着将士們守城的,又不是靠普通百姓守城的。”

  章徽仗着高五王子看不到自己,輕蔑的笑了笑後道:“将士們不也是民嗎?”

  甚至,他們應該比一般百姓更感同身受,因為高句麗王前不久才放棄了兩千将士,就為了重振士氣。

  嗯,文章和故事上都是這麼寫的,城中的百姓也都這麼說,不少将士都信了。

  白二郎每天都帶着人跟着欽天監一起到處放孔明燈,氣得高句麗王下令人用箭射下孔明燈。

  先不說箭能不能夠到孔明燈,就是能夠到,被射中的孔明燈啪叽一聲往下落,翻滾間,放在半開布包裡的紙張更快的飛揚了下來。

  高句麗王:……

  他氣得讓人砍了射箭的人。